对其他的伟人去供养,那又不同了,那可能只有一种对他的善根力,没有因缘力。就是,他今天的结缘是跟佛陀结缘哪!你只要跟佛陀结缘,佛陀就有办法度化你。
第一个,他内在有善根力;第二个,外在有因缘力。
就像阿育王一样。阿育王是佛陀灭度以后一百年出世。其实,阿育王在佛在世的时候,曾经做一个城中的小孩子。佛陀那个时候带着阿难尊者去城中托钵,前面就有两个小孩子在玩。其中一个叫德胜,这个德胜就是阿育王的前生,他跟另外一个小孩子在玩。他们两个玩泥土的时候,突然看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陀,他起欢喜心,就把泥土捏成一团(就是他把这个当成一种宝物,其实它是泥土),他就要去供养佛陀。阿难尊者一看他拿这个泥土,就挡在前面。佛陀说,你闪开,让他供养。这个时候,因为他是小孩子,太小,他没办法供养,那么另外一个人就跪在地上,让德胜踩在他身上,佛陀把这个钵放下去,就接受供养。供养以后佛陀授记,他说你以后会成为大国王,护持三宝。你这个同伴,跪在地上给你踩的这个,变成你的大臣。那果然阿育王后来就是孔雀王朝的一个国王,他当时真的是统领了所有印度。后来学佛了,盖了很多塔庙。
诸位!佛陀讲这些,意思就是,虽然心性很重要,但是你们都不要忘了“诸法因缘生”,就是你不要执理废事。诸法因缘生跟法法消归心性都很重要。你们回忆一下,你们当初怎么学佛的?哪一个人一开始就听《法华经》学佛?有没有?举手看看。一开始就听《法华经》的?(有学员举手)哦,不错,善根深厚!不过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唱<炉香赞>,对不对?唱唱<炉香赞>,结果“皆已成佛道”,至少他走上了佛道。
就是说,虽然佛陀前面一直在讲理观的重要,开权显实,但是这个地方就提示我们弟子,不要忽略了因缘,乃至于微小供佛的因缘,乃至于你用泥土的供佛因缘。这个就是说,诸法因缘生跟安住一念心性同等重要。简单讲,权法妙,因缘果报很重要;实法也妙。关键是你怎么把它合起来!
我们怎么样能够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来面对一切的因缘,一方面能够开显自性的功德,一方面能够结下三宝的因缘。这就是理观不碍事修、事修不碍理观。所以,佛陀举了很多过去发生的例子,而这些人都是从一种微小的因缘跟三宝结缘,但是现在来看,“皆已成佛道”。这个都是过去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