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妙法莲华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3章 第43集《妙法莲华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作为九法界导师的如来,他教化众生的过程“亦复如是”,就跟长者去救三界火宅中的诸子的道理是一样。为什么呢?佛陀作为一切世间的慈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他有三大功德:

第一个,断德圆满。什么叫断德圆满呢?“于诸怖畏、衰恼、忧患”,怖畏指的是烦恼障,一个有烦恼的人他心中会怖畏的;衰恼是报障,衰恼就是老病死的障碍;忧患指的是业障,就是众生有这个生死业力,所以在人事当中,业缘的牵动,往往不得自在。而佛陀能够透过空性的智慧,断除烦恼障、业障、报障以及他的根本的无明惑。这个无明惑,简单地说就是有所得的攀缘心。烦恼、业力跟果报,都是取相攀缘所造成的,这是根本。而且是“永尽无余”。佛陀断德圆满。

第二个,佛陀的智德圆满。他不只是修空观,佛陀因地修假观,一心三观里面的假观,成就无量的知见。这个是佛陀的实智,成就一心三观的智慧,而且是十力、四无所畏,有大神通力跟大智慧力。这个前面都是讲真实智。而且更重要的是佛陀面对众生的时候,还有方便智慧波罗蜜,佛陀有权法,有三乘的权法。这个是赞叹佛陀的智慧。

这以下讲恩德圆满,大悲心。“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佛陀的智慧最关键是“常无懈倦,恒求善事”。这个大悲心在大乘佛法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衡量一个菩萨的水平不是看智慧而已,得看你的大悲心。

这个大悲心有两个观察点:在地前,初地之前,看一个人的大悲心,看主动跟被动,就看得出这个人是智增上还是悲增上。你看有些人度化众生是主动积极的,为诸众生不请友,这种人基本上大悲,悲增上菩萨。在初地之前的智增上菩萨相对保守,他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在修学解脱,自身的解脱。但是他也不是没有大悲心,但是被动,他有因缘碰到了,他也是会出手。所以在地前的慈悲心,有主动被动的差别。

那么地后,初地以后就没有所谓的被动了,初地以后的菩萨都是主动积极的。因为他开始怎么样?他从般若道入方便道,他就是要跟众生结缘,因为他开始要创造国土了,国土就是要有眷属。那么初地以后的指标是什么呢?就是你这个菩萨休不休息,这个就是所谓的无功用行,就八地了。八地之前,这菩萨虽然主动积极,他是要稍作休息。菩萨有时候累了,他回到大白牛车的垫子上躺一躺,入真如三昧,入无分别智,让自己的身心休息一下。在经典上说,尤其是前半段在凡夫位的时候走声闻乘的回小向大的菩萨,就算他入了地以后,他都有一些习气,他要暂时休息,他有时候入这个真如三昧休息一下。到了八地,“无功用行我恒摧”,八地菩萨没有休息这件事情,他不需要休息。这个就是普贤之德,“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所以当一个菩萨在度众生的时候,已经到了不休息。你听到不休息,你大概就知道他的档次是八地以上了。八地以上,叫做“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当然佛陀那没话说了,佛陀的大悲心肯定是无作妙德,圆满了。

那么佛陀是透过长时间的断德、智德、恩德圆满以后,才受生于三界火宅当中。那么他为什么受生呢?为“度化众生,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离开三界的果报跟调伏内心的烦恼,还有“愚痴闇蔽,三毒之火”,最后再教化他成就无上菩提。

这段经文的重点在说什么呢?合“长者喻”。首先我们要知道佛陀的真正的身分,这很重要。就是说,佛陀是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而不是声闻人所认知的:佛陀跟我是生死业力凡夫,他是来到人世间以后才成佛的。这有很大差别。差别在哪里呢?在于它影响到:佛陀施设的三乘,结果三乘人成就涅盘以后佛陀却说没有三乘、只有一乘,这个地方到底有没有虚妄!关键就在这里了。

如果佛陀一开始就知道全盘的情况,就是佛陀先“为实施权”,再“开权显实”,他一开始就有一种全盘的布局,佛陀没有虚妄。因为不乖本心,这一切都在佛陀掌控当中。他一开始就知道,我必须要先这样做、再这样做,那佛陀没有虚妄。如果佛陀一开始是为实施权,后来后悔了,本来给你三车结果他后悔,他否定三车,最后给你一车,那佛陀有虚妄。

那么关键在哪里呢?关键就在于,佛陀出世的时候他准备好了没有?他有没有资格看到事情的全貌?这样懂吗?这个地方很重要,就是确认佛陀的身分,才知道佛陀今天答应给三车而没有三车到底虚不虚妄。就是,佛陀已经是智德、断德尤其智慧圆满了,佛陀施设方便跟最后开显真实,这是早在他的规划当中,所以他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