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说“欲何所作”,做什么事呢?你跟他讲说“雇汝除粪”。你要离开痛苦,你就要断除烦恼、断除生死业力。所以这个时候佛陀就怎么样?不论净佛国土,也不论成就众生,不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求除惑取证。
而且,跟他讲说:“我等二人,亦可共汝作。”这个法身菩萨也示现声闻身,跟这些穷子共修小乘法,做同事摄。“时二使人,即求穷子。既已得之,具陈上事。”那么这两位使者就奉这个长者的使命去找穷子,找到以后就把这件事情如是如是地报告。
我们看穷子怎么反应。“尔时,穷子先取其价,寻与除粪。”穷子经过前面的经验,他看到:你又是用中道智慧来抓我,又是用大悲心来逼我,我可要先问问看,我这样子工作,我的代价是什么?这个代价如果要投入生死轮回,那我就不干了。所以先取其价,先问我这个除粪的工作报酬是什么。
所以,小乘人的特点,你也可以说他急功近利,他要马上得到一个东西。你跟他讲说,我这样子无所得,回归到一念心性,真如功德会回报我。以无所得来生菩提心,对他来说意境太高了。他一定要索一个代价的。什么代价呢?涅盘寂静乐。就是说,从今以后,你的生命没有“痛苦”这两个字了。这个时候这个穷子就马上答应了,“寻与除粪”,好!这样子满足我的心愿。我的心愿就是厌苦欣空,我这样子做的目的是追求涅盘寂静乐。可以!
这个穷子一答应以后,我们看父亲怎么反应。“其父见子,愍而怪之。”愍念其欣求小果,愍就是肯定。不错,你至少还愿意追求偏空涅盘;怪,怪其不长进,不求无上菩提。既愍又怪。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
佛陀的态度是这样,就是说,佛陀度化众生,你可以看得出,他两个方法。他先用无所得的智慧来测试你,看你这个人大乘善根强不强。大乘善根强的人,他眼光看得非常远,他不会追求马上得到什么结果,不可能。所以一个人,你测试一下,你适不适合生生世世在三界里面行菩萨道,一个情况就知道,就你这个人有所得心很淡薄。你遇到痛苦、遇到快乐、遇到别人对你的刺激、毁谤,你一点都不在乎,你的心中只有菩提心:我的人生只是实践我的理想,如此罢了。你的内心如果真的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恭喜你!你真的适合在三界里面生生世世地轮回,你是真的这种个性。
如果不是,那佛陀就不是用实法,就开始用权法了,那你就要善用你的有所得心了。我们佛法不一定要把什么东西都讲得很高,什么东西都无所得,也不一定要这样。佛陀在《法华经》上说:“先以欲钩牵,再令入佛智。”
我问大家一件事情:净土宗是大乘法吧?是啊!净土宗有所得,有啊!净土宗你要欣求极乐,这不是有所得吗?极乐世界是一个因缘所生法!二乘人欣求涅盘也是有所得。诸位!有所得不一定错,关键是你的根机适不适合。你不要说,你这个人明明是有所得,你一定要把他放在无所得。说,不行,我要自我挑战,自我突破。结果只有一个,叫做“闷绝躄地”。法不契机是伤害最大的了(这个我讲过),法不契机、好高骛远,比懈怠还严重,那个伤害力是很严重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一件事情是双方都满意。佛陀有满意啊,佛陀“愍而怪之”就是满意。佛陀是愍念他欣求小果,虽然有所责怪,但是佛陀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佛陀是要双方都可以接受。小乘人虽然除粪辛苦,但是他得到涅盘寂静,远离痛苦,满愿了。佛陀知道,只要你肯证得我空真理,我就有办法让你回归真如。所以双方都满意,达到双方都满意的协议。
好,我们看,这就是第一段,“遣使雇作”,双方达成一个都可以接受的协议,就是你来我家除粪,我给你涅盘寂静。双方都同意。
我们看下面的经文,“化身摄受”。
又以他日,于窗牖中,遥见子身,羸瘦憔悴,粪土尘坌,污秽不净。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饰之具,更着粗弊垢腻之衣;尘土坌身,右手执持除粪之器,状有所畏。
双方达成协议以后,就把这个穷子请到家里面来工作了,就是扫厕所。扫了一段时间以后,“又以他日”,就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这个长者并不是把他请过来就放弃,他还在旁边看。在哪里看呢?在窗户。正中的大门是中道实相,这个墙壁上的窗户就是偏空的思想。因为窗户比较小,它光明狭小,表示偏空的理性,不圆满。所以佛陀是在窗户里面偷偷地看这个穷子,他到底做事情是怎么回事。
结果他看到的是什么情况呢?“羸瘦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