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妙法莲华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8章 第58集《妙法莲华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的是他方的法身菩萨,贾人指的是本地的菩萨,遍满在九法界。所以这个报身佛摄受的范围很广。

“千万亿众,恭敬围绕。常为王者,之所爱念。群臣豪族,皆共宗重。”

这个报身佛是谁爱念呢?是清净法身。佛陀那一念清净的法身就住在这个报身里面。这个地方指的是自受用报身。清净法身那个清净的明了的心性是住在哪里呢?住在自受用功德报身,无量功德,无量相好,永远享受常乐我净,自受用。

那么他的他受用呢?是“群臣豪族,皆共宗重”。“如来现起他受用”,无量光明相好的报身,来摄受这些群臣豪族,法身菩萨。“以诸缘故,往来者众,豪富如是,有大力势。”这些法身菩萨为了听法的缘故,经常来亲近这个报身佛。最后总结,“豪富如是,有大力势。”从他的自受用,有广大功德;从他的他受用,他有广大的摄受力。

这段经文就简要地介绍他的父亲。作为佛陀,他是“分工”的。报身佛管的是这些已经长大的儿子,这些儿子当然不会跑掉了。这些儿子是干什么呢?经常陪着报身佛到处弘法。现在比较担心的是小孩子。这些儿子虽然栽培善根,但是到处跑。这到处跑的是归谁管呢?就是这些应化身管,就是大悲善巧。这个应化身是心中忧念,四方去找这些小孩子跑哪里去了。

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记载一件事。有一个退休的大将军到云栖寺去。当然,大将军带了很多地方官员,所以莲池大师就按照方便出来招待他们,带他们去大殿。一般我们佛弟子到大殿是先要拜佛的,这大将军虽然学佛,他没拜佛,只是点头问讯。莲池大师就问他说,你为什么见佛不礼?“既是佛子,云何见佛不礼?”有点诃责的意思。大将军是学过禅宗的,他说:“一念不生即如如佛,云何作礼?”说我一念不生,我就是佛,他也是佛,两个一佛无二佛,为什么要礼佛呢?莲池大师就回答说,没有外相的住持之佛,哪来心中如如之佛?这个很重要,很重要!就是说,虽然从圆满的角度来看,报身佛、法身佛,这种理体之佛是最圆满的,但是,作为一个生死凡夫,你如果不跟应身佛结缘,那你以后怎么蒙他救拔呢?

我们说过,这个穷子流浪当中善根受到重大伤害,他的转折点就是跟佛陀相遇。你现在见佛不礼,那诸法因缘生,佛陀的心是大悲,但是佛种从缘起,虽然大悲,如果落入因缘,那就有亲疏远近的差别。所以就我们凡夫来说,我们重点还不适于那种去管大人的这些报身佛,我们重点是管这些到处流浪小孩子的应身佛。那么应身佛要结缘,就是透过身口意的皈依,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念跟意业的观想跟赞叹。所以这个地方是很重要的,就是我们跟佛陀结缘,是栽培未来得度的因缘,因为应化身对我们是真正的重要的。所以,“其父忧念,四方推求,求之既疲,顿止一城,造立舍宅,五欲自娱”,这个是真正对穷子有帮助的应身佛。我们往后看就知道。

这个地方讲出了这个长者的父亲的身分。

这以下说明第三段,“父心忧念”,他的心情忧念。

而年朽迈 益忧念子

夙夜惟念 死时将至

痴子舍我 五十余年

库藏诸物 当如之何

我们讲应身佛管的是凡夫跟二乘,他内心“而年朽迈,益忧念子”。应身佛当然是有生有灭,他示现生、老、病、死,所以他感到他的一期的教化即将结束,内心更加忧念这些流浪的儿子,所以“夙夜惟念”,不管是白天,不管晚上,不断地思念一件事:“死时将至”,我一期的教化即将结束,而“痴子舍我,五十余年”,这些善根没有成熟的、这些一天到晚打妄想的愚痴的众生,在六道轮回里面打转。而我的“库藏诸物,当如之何”?我这个一念心性本具的功德,不知要毕竟付托何人,我这个大乘佛法的法脉不知如何地传承下去。

这说明应身佛的忧念。就是说,我们不断地打妄想,不断地流转生死,其实佛陀看在心里面是非常忧念的,非常担心的。

我们看第四段的“子到父城”。

尔时穷子 求索衣食

从邑至邑 从国至国

或有所得 或无所得

饥饿羸瘦 体生疮癣

渐次经历 到父住城

佣赁展转 遂至父舍

我们讲善根的互相感应,这个穷子的善根跟佛陀的忧念终于感应道交了。感应道交以后,这个穷子就开始为了追求饮食、离苦得乐的关系,“从邑至邑,从国至国”,经历了六道轮回里面的五蕴、十二处、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