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妙法莲华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2章 第72集《妙法莲华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然后呢,然后你就失去广大的知见,就这样来的。因为佛陀的心中无所住,所以他看什么事情看得清清楚楚的。

这以下举一个例子。比方说我们今天回忆过去十年、二十年的事情,如果这件事情你特别执着,而且不断地回忆,那你也会觉得说恍如今日,就像今天的事一样。所以说,其实心性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心性本来竖穷三世,三世不出现前一念。镜子在看事情,看山河大地,它没有远近的概念,它全部当下显现。

所以你看禅宗讲一句话说得好。禅宗,它的好就好在哪里呢?它喜欢用生活的事情作譬喻,它不跟你谈玄说妙。禅宗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它为什么能够享受这么广大的花花草草?春夏秋冬,花草随着夕阳各种变化,青山能够了了分明。因为它不动。青山因为如如不动,所以它能够享受春夏秋冬四季花草的变化。如果青山执着哪一个花草,那它就不能够叫青山了,它就变成陷入在某一个影像上了。

所以这个地方就说明,佛陀今天要讲一件往事,这个往事事关声闻弟子过去的善根。但这个往事发生得太久了,所以佛陀必须要取信于声闻弟子,说,为什么你们不知道?你们只有八万大劫,你们有法执,你们执着涅盘,所以你把心性搞小了。我什么都不执着,所以对我来说什么事情都清清楚楚。所以佛陀在讲过去长远往事之前,要先证明他的确有这个能力,来取信声闻弟子,所以就讲到知见久远。

庚二、正明宿世因缘 分二:辛一、长行;辛二、重颂

辛一、长行 分二:壬一、明结缘之由;壬二、明结缘之事

壬一、明结缘之由 分二:癸一、远由;癸二、近由

癸一、远由 分二:子一、明大通智胜成佛;子二、明十方梵王请法

信心建立以后,佛陀开始讲过去的故事了,正明。我们看庚二的“正明宿世因缘”,这段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有三段因缘。先讲第一段因缘,讲到大通智胜佛的成佛跟说法,这第一段因缘。第一段因缘当中有长行跟重颂,先看长行。长行当中,先看第一段的明结缘之由。这个因缘有两段,一个远由,一个近由。

远由,它这个不是指远近的距离,这个远由就是间接的因缘。声闻弟子栽培善根的因缘,有间接的跟直接的。直接的因缘叫做近由。什么叫远由呢?就是佛陀的出世,这个是间接。对我们栽培善根来说,佛陀出世是间接,佛陀的说法对我们来说是近由。

你看草木,草木为什么能生长?空中的乌云固然重要,但是它毕竟是间接的,必须把乌云转成雨水我们才能吸收。所以,佛陀出世,的确,我们皈依佛陀能够栽培善根,礼拜、赞叹、供养,成就善根,成就广大的福德,但是佛陀对我们真正直接性的帮助是因为法,佛陀说法才能够使令我们闻经达理、断疑生信。所以佛陀的说法对我们的成长是直接的,佛陀的出世是间接的,所以就分出了远近。智者大师把大通智胜佛的成佛判作是远由,他的说法是近由,是这样来的。

子一、大通智胜成佛 分五:丑一、佛寿长远;丑二、成道前事;丑三、正明成道;丑四、眷属供养;丑五、请转法轮

丑一、佛寿长远

我们看子一的“大通智胜成佛”。成佛有五段,先看第一段的“佛寿长远”。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寿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

那么大通智胜佛这一期教化的时间寿命有多久呢?是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也是相当长。

蕅益大师说,从这个寿命来看,这个国土应该是净土而不是秽土,这个寿命也是一个指标。那么净土就没有男女的相状了,它有很多的不同。从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合理地推论,应该是一个清净的国土。这第一个。

丑二、成道前事

其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犹不在前。

每一尊佛要成道之前,他的一个很重要的动作就是安住道场,没有一尊佛是在走路的时候成佛,也没有一尊佛是在睡觉时成佛,没有这回事情。成佛一定要有一个前方便,就是他要有一个安住的场所,大通智胜佛也不例外。这尊佛成佛之前,他到了菩提的道场,安住在那里,就是结跏趺坐。然后“破魔军已”,这个魔军包括内在的魔和外在的魔,内在的是烦恼魔,外在的是天魔,他把内外的魔破坏了。

一般来说,破魔军下一刻就要成佛了,所以说“垂得阿耨多罗三藐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