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
大梵天王要找出这个光明的原因,他的方法很简单,就是顺着光明的方向找,“共诣西方,推寻是相”。结果发觉在这个光明的源头是一尊大通智胜如来。他这个时候成道以后,佛陀并没有马上起座。旁边“诸天”,这个诸天指的是欲界诸天,还有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这八部鬼神,“恭敬围绕”。这个诸天跟八部鬼神是佛陀没有成道之前就到了,就是佛陀在十劫成道的过程当中他们就已经到了现场,礼拜、赞叹、供养。十六王子是在佛陀成道以后到的,这两拨人都已经在现场了,而且十六王子也已经请了第一次的转法轮。所以大梵天王来到现场以后就看到有两拨的人,一个是诸天、八部鬼神,第二个是十六王子,已经围绕在旁边了。
卯三、广陈供养
所以,大梵天王知道有佛出世以后(当然这些都是过去有三宝善根的)就来到人世间,做两个动作:第一个广陈供养,第二个请转法轮。
先看第一段,卯三的“广陈供养”。
即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其所散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其菩提树,高十由旬。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受。
东方的大梵天王来到佛陀的现场以后,就先礼拜,“头面礼佛,绕百千匝”。然后就供养,用天花,带来很多的天花,散在佛的身上、佛陀法座的旁边,所散的鲜花如须弥山。古德解释,这个“如须弥山”是取它的形状,不是指它的高度。不是高度如须弥山,八万四千由旬,不是这个意思,是它的形状像须弥山一样。并且用天花供养旁边的菩提树,这个菩提树有十由旬。供养花以后,最终把他带来的宫殿供养佛陀。这个指的是身业的供养,包括礼拜跟供养。
这以下说明口业的赞叹。
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世尊甚希有 难可得值遇
具无量功德 能救护一切
天人之大师 哀愍于世间
十方诸众生 普皆蒙饶益
我等所从来 五百万亿国
舍深禅定乐 为供养佛故
我等先世福 宫殿甚严饰
今以奉世尊 惟愿哀纳受
来到现场以后,就身业供养、口业赞叹。我们看这个大梵天王是怎么赞叹。
“世尊甚希有,难可得值遇,具无量功德,能救护一切。”大威德的应身佛出现,对我们人世间来说,对整个三界来说,是甚为希有的。所以,你能够生长在佛世,这个是难能可贵的。为什么呢?因为,一尊应身佛来到人世间,表示他的因地圆满了,他具足无量的功德;从果地上,他有权实二智,能够救护一切有缘的众生。
佛陀是这样,佛陀既然敢在人世间出世,他是有备而来的。佛陀就怕一种人——没善根,那就没办法了。就是说,你只要有办法跟佛陀相遇,或者跟佛法相遇也可以,佛陀灭度了佛法还在。佛教根本不怕什么烦恼重。你说我这个人烦恼重、业障重,根本不算个事儿,不算个事儿。只要你有善根,佛陀就有办法度化你,佛陀就有这个本事。你没善根那就没办法了,诸法因缘生嘛。
就是说,你只要过去生有听过佛法,有礼拜过佛陀,乃至于前面说的“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你以散乱心随便念一句佛号,但凡你跟三宝有缘,他就能够救。能够救护一切,是对的,但前提是你要有善根。应身佛来到人世间,他的整个福慧是具足的。佛陀作为“天人之大师,哀愍于世间,十方诸众生,普皆蒙饶益”。只要你有善根,都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
“我等所从来,五百万亿国,舍深禅定乐,为供养佛故。”我们知道大梵天王是在初禅,所以他大部分时间是在禅定当中的。当然有善根的人就会被光明所惊动,从禅定出来,然后看到光明,顺着光明相找到佛陀,乃至于供养佛陀,最后请转法轮。
“我等先世福,宫殿甚严饰,今以奉世尊,惟愿哀纳受。”我们以过去的福德力所招感的宫殿来供养佛陀,希望您老人家慈悲摄受。
所以这个过程,就说明大梵天王来到人世间,他的见佛的仪轨。我们要知道,见佛陀是有规矩的,就是礼拜、赞叹、供养,是这么一个规矩。从经文来看,他是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