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五种烦恼:第一个,三界的见惑,这是第一住。因为见惑是属于通惑,它通于三界的。你消灭了欲界的我执,你就整个色界与无色界的我执都断了,都调伏了,因为我执没有分什么欲界的我执、色界的我执跟无色界的我执,没有这样区分的。它是一断一切断,它是通惑。这第一住,三界的见惑。第二个,欲界的思惑,欲界的烦恼。因为它贪的所缘境是五欲,这第二个。第三个是色界的思惑,色界的烦恼所贪的对象是禅定的三昧乐。还有无色界的思惑,就四住了。第五个是界外的无明,有所得的无明,无明惑。
所以这五品观行位是很特别。就是说,圆教人他即便没有断烦恼,他还是可以把烦恼调伏住,然后乘愿往生十方净土。这是圆教厉害的地方,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带业往生。
这个地方的上品下品的法师是佛世的,他们都是五品观行位以上的,这是指的他的阶位。
我们看最后总结。药王!当知此人——这佛世的上品下品法师,他们能够生长在佛世,都是依止菩提愿力,乃至于在佛灭度以后,以大悲心生于五浊恶世而广演此经。
这个是讲到授道法师的功深福重。
我们总结一下。
我们明白了道理,叫做信解,那么怎么把信解落实到我们内心变成观照呢?这是很关键了,把文字相变成心中的智慧,就是你要修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这五种法,然后修十种供养。
这个地方的供养很重要,就是修皈依。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弘一大师讲出一个实际的例子。他说过去有一个比丘尼,她发心要抄一本《法华经》。她怎么抄呢?她找一块地,她用挖土机先把污泥,不干净的泥土,全部挖掉。挖掉以后,她用干净的石头,洗过的石头,用作水泥当它的地基。然后上面她用香木,就是有香味的木头盖一个抄经室。然后她进抄经室之前,她一定要先沐浴更衣,换一套新的干净的衣服再进去。在抄经的时候,她怕她呼出来的空气污浊,她就接个管子,把她的呼气接到窗户外面去。她是这样子来修供养。所以她的这部经抄完的时候,这部经是不得了。我们说过,诸法因缘生,过程很重要。所以她这部经一读起来的时候,她这本经放出金色的光明。所以很多人就知道这件事了,就是这部经是在这么一个恭敬的情况下抄起来的,那这事就传开了。
后来有一个法师,应该是阶位很高的法师,要讲《法华经》,就希望能够借这本她恭敬心抄的《法华经》来讲。这比丘尼一开始是不借的,但这个法师硬要借,她没办法就只好借他了。但是这位法师一升座,他把这本《法华经》打开来的时候,里面全部是空白的,一个字都没有。这个法师就知道要忏悔了,赶快下座忏悔。忏悔,他的惭愧心一生起,惭愧心会带动清净心,所以再升座的时候,这个文字相又出现了。不可思议!
诸位!《法华经》本身它不在乎你怎么供养,重点是培养你的恭敬心。其实我们到了不可思议的尤其是一种特别微妙的法门,包括念佛的感应道交,包括真如本性的开显,这种不思议境,恭敬心都很重要。所以诸位!你如果条件允许,你这个佛堂还是要稍微讲究一下,因为你修的不是其他法门。就算你不为佛陀着想,不为《法华经》着想,你得为《法华经》旁边的护法着想。护法神是有分别心的。我看有些居士,他那个佛堂就做得特别庄严,你一进去就很摄心。不一定要很奢华了,说实在,但是你不能把佛堂弄得太简单,你这个诵经坐在地下什么的,这样不好。
就是说,他这个地方强调四个字——敬视如佛。你怎么面对佛陀的,当然这个是相对论妙了,不是说你一定要用璎珞,而是你是什么样的财力,你做到什么程度是看你的能力。但是今天为什么很多人读了半天却没有效果?没有修皈依嘛。就是说你应该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地把诵经的法座弄好,点上你认为你买得起的香,香花供养。你从这个事修当中培养你的恭敬心,你很容易——古德说的那句话有道理——“暗合道妙,巧入无生”,这就是所谓的修皈依。所以你要掌握它的精神。其实它的核心思想,十种供养的重点在于:敬视如佛,合掌恭敬。那个比丘尼你看,你说她多有修行,也未必,但是她就是修皈依,所以她把这部经抄出来以后,就特别的有她的感应。
所以佛陀就讲出了事修的五种法师——修慧,跟十种供养——修皈依。智慧跟皈依,这两个缺一不可。
壬二、明来世
前面是讲佛世,这以下讲佛灭度以后。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