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妙法莲华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0章 第110集《妙法莲华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成道,最后结束。甚至于你看在僧团当中,戒律里面,应化身的佛陀丈六比丘相,两个比丘僧团吵架,佛陀去劝架,这两个僧团不听佛陀的劝诫,佛陀默然离开。所以,你要从应化身了解佛陀的功德,那就太浅了。所以我们要对佛陀修皈依,那不能修应化身。比方说,你对阿弥陀佛的了解,只了解迹门,哦,阿弥陀佛在十万亿佛土以外,那你怎么感应道交呢?但是,你如果相信“深信诸佛皆充满”,阿弥陀佛的功德是无所不在的,你了解本门的阿弥陀佛,那就不一样了。你往生的时候不一定脸部要朝西方,法身是无所不在的,哪有什么方向?

所以诸位!学习智慧跟迹门的佛学,跟八相成道、曾经在我们的时空出现、陪着我们成长、他讲的话我们听得懂的应化身学习。修皈依那就不一样了,要感应道交,你要了解佛陀的功德是无所不在的,你才能够看到佛陀的全貌。那个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示现的八相成道,只是佛陀功德的一小小小小部分而已,那是无量的虚空一个小灰尘而已,佛陀功德没那么简单的。

好,我们现在开始深入了解佛陀的功德,有助于我们修皈依。

看第二段,看“经文要义”。经文要义里面分两段,先看第一段。

二、经文要义

本经“迹门”已说开权显实之教法,以为一佛乘之因;今当说“本门”开近显远之妙用,以成一佛乘之果。此中本品略有二义:

(一)上品佛示“四安乐行”,一一行中皆依“一念心性”中,观空不着空,涉有不滞有。今品特举法身菩萨“从地涌出”故不着空,“住在空中”故不滞有。普令见闻者,效法修学,顺从中道实相。

我们看经文要义。本经前面的十四品的迹门,主要是开权显实,讲到佛陀中道的智慧。这个是我们成佛的正因,这个理观是正因。那么这个地方讲到本门,就是佛陀在久远劫来,佛陀最初成就的法身,最初的第一个法身,见道位出现的时候,就是本门。

所以,“开近显远”。这个近就是我们所了解的,跟我们最接近的,就是两千五百年前在印度出生的八相成道的应身佛。从近的应身佛,我们开始去了解久远的佛陀的法报二身。

这个地方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 <安乐行品>讲到这个“一一行中”,都是以理观带动事修,带动身口意跟誓愿的事修。所以它是怎么样?“观空不着空,涉有不滞有”,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的中道。它因地是中道,所以你成就果地的时候当然也是真空妙有的中道。所以为什么从地涌出?那表示他是妙有。从地涌出以后他住在哪里?住在空中,他又是不着有。所以他是妙有又真空,他从地涌出是妙有,涌出以后在真空住,那就是真空。所以它这个因果能够表示因果相随顺,因地是真空妙有,果地也是真空妙有,它有这个因果的呼应。这第一个意思。

我们看第二个意思。

(二)佛藉诸大菩萨,“从地涌出”之因缘,以为“本门”开近显远之发起。以彰显“迹”现伽耶成道,“本”已久垂应化。令闻法弟子,圆悟万行不离一心,如来度众“时空无碍,迹本不二”之事事无碍法界。

这个从地涌出真正的意义,应该是在第二段。第一段的真空妙有,因果相随顺,是兼带的。看第二段,佛陀要把过去的弟子召请出来的真正用意在第二段。佛陀要假借这些过去所教育的法身菩萨。把他们召出来,是要作为佛陀开显自身功德的一个发起序。

为什么呢?因为诸大弟子长期跟佛陀在一起,当然,法身菩萨如弥勒菩萨、文殊菩萨没问题,但诸阿罗汉会想:哦,佛陀就是一个大阿罗汉而已,比我们好一点。你看,我们也是从生死凡夫修成阿罗汉,佛陀一开始您不也是娶妻生子吗?您也是有欲望,您最后也是死亡!所以大家会认为佛陀就是这样子而已。所以佛陀必须把他过去所教化的法身菩萨叫出来,来开显自己——其实佛陀有两种身的:一个是应身,就是彰显迹门,示现在菩提伽耶成道,就八相成道;但是本门的佛,那就是你看不见的,叫久垂应化。佛陀成就法报二身以后,其实是在无量的时空里面应化,不是在娑婆世界而已,也不是在两千五百多年那一个应化身而已,那只是一小部分。

“令闻法弟子,圆悟万行不离一心”,如来度众生是“时空无碍”的,是“迹本不二”的一种境界。佛陀要开显自己的功德,他不能每一次都把自己的功德讲出来。所以怎么办呢?把本门的弟子找出来,来证明本门的功德。就是你看,我过去教化的弟子都这样子了,那我就更不可思议了。是这个意思。我再讲一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