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离开佛堂他就修礼拜、赞叹。这个赞叹,就是“汝等所行,皆菩萨道”,蕅益大师说,这个就是整个迹门正说的内涵,开权显实;“当得作佛”,就是本门正说的内涵,就是开迹显本。
他之所以这样子做,蕅益大师说,他就是把法华妙义,强毒增上慢人,令成圆顿种性。我们作一个说明。
增上慢人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就是法执。法本来是没有错的,因为,修四谛十二因缘一定要持戒、修定作基础,所以持戒、修定是个过程。但是在过程当中他停住了,就是咬住这个禅定,他不走了,把禅定当果证了。这个法没有错,重点是他自己的问题。他的攀缘心,有所得心,就住在这个禅定。就是古人说的,醍醐变毒药。本来法门是要让你安乐的,让你解脱的,结果你把它搞成毒药了。
那毒药怎么办呢?那只能怎么办?以毒攻毒,叫强毒增上慢人。就是说,我用一念的清净心的法门来刺激你。刺激你,你就会反弹,但是你反弹当中,你一定会怎么样?回光返照。常不轻菩萨要的就是他当下那一念回光返照。就是让你从这个毁谤、瞋恚当中,当下的回光返照,令成圆顿妙种,乃至于一念的相应。因为这个真如本性的善根,我们说过,是不可破坏的,因为它是你本具的东西,你一旦启动是停不下来的。所以叫做强毒,就是以毒攻毒,把他的法执逼出来,令成圆顿妙种。他的做法是这么一个做法。
壬二、得名之由
四众之中,有生瞋恚,心不净者,恶口骂詈言:是无智比丘,从何所来?自言我不轻汝,而与我等授记,当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虚妄授记。
如此经历多年,常被骂詈,不生瞋恚,常作是言:汝当作佛。说是语时,众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掷之,避走远住,犹高声唱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以其常作是语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号之为常不轻。
在他所面对的增上慢的四众弟子当中,有些人是可以接受的。这些人病毒没那么重,他就欢喜接受,也开始内观,开始从法执的因缘当中走出来。但是有些人法执特别重,法执一重,他就容易生高慢,结果,高慢就产生瞋心。所以,这瞋心一发动以后,就开始出口骂詈了:如此的无智慧的比丘是从何而来?竟然自言自语地说,我不敢轻视汝等,而与我等授记,当得作佛,而我等不需要如此的虚妄授记。有些不相信的,起瞋心的,这些增上慢人就开始骂常不轻菩萨。
但是,常不轻菩萨“如此经历多年”。蕅益大师说,这个“如此经历多年”表示这种是善根不退之相。也就是说,我们一般的恭敬都是一种如理作意而已——我恭敬你!当然,我们一般的心是向外攀缘,所以我们希望别人也要平等地回报。但是常不轻菩萨的恭敬来自一念随喜,他是从真如的角度去看一切法,看一切人,所以他不需要回报的,因为真如是离相的。这就为什么你去毁谤他、去打他、骂他,他不退转,他能够多年不断地礼拜赞叹下去,就是他的内善根成就。
他有这样的内善根的支持,虽然常被骂詈而不生瞋恚,仍然常作是言:汝当作佛。这个时候有些人起瞋心,就用木杖去打他,用瓦石去丢他。常不轻菩萨当下就暂时地远避,远避以后就在远处站着,而犹高声地唱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因为他经常地去作如是的语言,所以就称为常不轻菩萨。就是他经常心存平等恭敬之心。
常不轻菩萨这么弘扬《法华经》,是特别的方法,就是勉强——你不想听,我都要去强毒增上慢人。蕅益大师作一个问答,“释迦四十余年,不务速说,不轻凡有所见,造次而言”。他说,释迦牟尼佛教化弟子,他花了四十年的时间,从阿含、方等、般若,三时空性的调伏,最后才讲《法华经》,到晚年才讲《法华经》。常不轻菩萨不是!他老人家一开始就直攻《法华经》,就是凡有所见,直接用《法华经》去强熏对方,这是怎么情况呢?
蕅益大师回答,“本已有善,释迦以小而将护之;本未有善,不轻以大而强毒之”。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就是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你别看他们是小乘人,“本已有善”。这些人是释迦牟尼佛——我们前面说过——从大通智胜佛以来生生世世教化,他们过去生听过《法华经》,只是一时忘失而已。所以佛陀不着急,佛陀心里面非常有把握,你只要听过《法华经》,表示你大乘善根不退,所以佛陀“先以欲钩牵,再令入佛智”。你反正有大乘善根,你跑不掉的。佛陀先用三乘,先用声闻法安稳之。
但是,常不轻菩萨面对的是一个没有大乘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