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妙法莲华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9章 第129集《妙法莲华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是说明,常不轻菩萨他那一生当中,因为修平等恭敬——包括了身业的礼拜,他平等地礼拜一切众生;口业的赞叹,赞叹一切法门,赞叹一切众生;意业的平等恭敬。所以他快速地从一念随喜而成就六根清净,而增长了广大的福报。所以这个《法华经》是福慧双修的,他是自己作一个证明,他实际上就是这样修,而且是现生,连死亡都没有经过,现生就成就六根清净,成就了增长寿命。

壬二、生报

我们看壬二的“生报”。生报就是来生的果报。

是菩萨复化千万亿众,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命终之后,得值二千亿佛,皆号日月灯明,于其法中,说是法华经。

常不轻菩萨增长寿命以后,他又教化了千万亿众。又教化了很多,这个就不完全只是增上慢比丘、比丘尼了,就是其他的人,使令他们安住在无上菩提,就是开始产生《法华经》的内观的思想。

那么《法华经》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我们一般学佛,就是从三乘的修学,就是从因缘去追求。修四谛法,去追求我空的真理;修六度法门,去追求六度的功德。这个因缘观的特点就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生”它有什么好处呢?它鼓励我们去修学,一切的功德可以创造。

但是到了《法华经》就不一样了。《法华经》强调的是内观,所以它强调一切法无生。就是,真正的功德是你能念的心,你要去开显你内在的自性清净心,那是最大的力量,这个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以,整个佛力、法力、心力,三力当中,真正的力量是你心灵的力量,佛力跟法力只是一个助缘。所以,开显诸法无生而唯心所现,你能够知道诸法无生,你就安住无上菩提了。这种就是大乘善根成就,就不退转。

所以,他教化这么多众生以后,命终之后,他自己得值二千亿诸佛,皆号日月灯明,于其法中,说是法华经。所以,说《法华经》,蕅益大师强调,这种果报的特点来自于得值诸佛。这个很重要!我们一般没有学《法华经》的人,跟佛陀的距离是很遥远的。就是你跟佛陀的关系,你找不到交集。就是当你选择流浪在外的时候,你想想看,你跟佛陀有什么交集呢?你追求的是法力不可思议,你就算忆佛念佛,你也是心外求法。

诸位!我们跟佛陀唯一的交集就是一念心性。唯一的交集!就是,从果报上是找不到交集的。你如果要从因缘所生法,佛陀是万德庄严,我们叫做业障深重。这两个一个是大富长者,一个是流浪的乞丐,这两个是完全没有交集的。没有交集,你怎么跟佛陀相遇呢?

但是,你一回光返照,欸,好了,那就十法界不离一念心性。所以,为什么诵持《法华经》的人很容易跟诸佛相遇?因为他是透过回光返照,所以他能够真正明白自他不二。套一句印光大师的话,“即众生心,投大觉海”,你就直接进入了真如本性之海,建立跟十方诸佛自他不二,感应道交。这个就是常不轻菩萨来生的因缘,就是能够值遇二千亿佛,而且在这个佛法当中他继续说《法华经》。这跟佛结缘,跟法结缘。

壬三、后报

看第三的“后报”。

以是因缘,复值二千亿佛,同号云自在灯王,于此诸佛法中,受持读诵,为诸四众说此经典故,得是常眼清净,耳鼻舌身意诸根清净,于四众中说法,心无所畏。

后报指的是未来多生以后的果报。常不轻菩萨从一念的随喜,修平等恭敬心,然后当生成就六根清净,后面就值遇二千亿诸佛。那么后来呢?后来又值遇了二千亿诸佛,同号云自在灯王佛。在这诸佛法中,他一方面受持、读诵《法华经》,一方面为人解说,所以最终能成就“常眼清净,耳鼻舌身意诸根清净”。这个常眼清净,就成就法身了。前面的功德是六根清净,而这个地方成就真正的破无明证法身,就真正意义成佛了。因为你成就法身,就有三身了,所以诸佛的功德你都具足了,只是你的层次浅深不同而已。

成就法身以后,他就继续为四众说法而心无所畏。成就法身那就不一样了,那就是见道位了,真正见到了中道实相了。前面只是一种理观,一心三观,即空即假即中,这是真正地证得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证得,所以内心就特别有信心,无所畏。

在来生当中,第一个成就法身。第二个,究竟成佛。

得大势!是常不轻菩萨摩诃萨,供养如是若干诸佛,恭敬尊重赞叹,种诸善根,于后复值千万亿佛,亦于诸佛法中,说是经典,功德成就,当得作佛。

在未来世当中,成就法身以后,“得大势!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