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妙法莲华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5章 第115集《妙法莲华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念念佛”。

所以,诸位!我们今天从<如来寿量品>能够很正确地知道,十方诸佛,没有一尊佛是例外的,他会现身、会为你说法,那就是因为机感而现形,也因为机感而说法。就是因为你善根成就了,佛陀才会现身跟你说法的。佛陀的心是平等,这一点是我们必须清楚的。佛陀为什么度化某一个人,而没有接引另外一个人?这个地方都是有一定的模式的。这是我们这个课要学习的地方。

寅一、正明非灭唱灭以益未来

经文当中,前面讲到佛陀成就法身以后,法身是常住的,但是法身不能直接度化众生,他必须要透过应化身,所以有这个应化身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的应化。那么,前面讲到过去世,讲到现在世,现在讲到未来世佛陀是怎么度化众生。这以下分两科。先看寅一的“正明非灭唱灭以益未来”。

如是,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只劫,常住不灭。

诸善男子 !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复倍上数。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

这段经文是说“非灭唱灭”,佛陀在不需要灭度的情况之下,他必须要“示现灭度”。为什么呢?为了这样子来使令众生种下一个得度的因缘。

为什么这样讲?我们看经文。

“如是,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这个“如是”,就是正如前面佛陀所说的,我成佛以来,已经经过无量无边阿僧只劫的这个劫数,而且这个劫数是怎么样?常住不灭的。这是指的法身。所以,一个人一旦成就法身,那就一得永得。所以这法身证了以后,你就不可能再退转、退失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可以解释佛陀的寿命了。

“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这个地方是举因以况果。从因地来说,我初证法身的时候,我那个时候法报身的寿命,到现在都没有穷尽。你看佛陀成佛以来到现在,他从来这个法身没有断过。那么,圆教初住的法身尚且是无量寿,何况是现在的释迦牟尼佛呢?就是说,佛陀讲他过去最初成佛的时候,那个寿命到现在都没有停止过。那以后呢?那以后更不可能停止了。因为他不断地修学,他的法身不断不断地品位增上,到现在是圆满的佛陀,所以,现在的释迦牟尼佛那更是佛寿无量。

既然佛寿无量,为什么佛陀在今生示现的时候,八十岁要公开地宣布我要灭度呢?因为佛陀以这个灭度的方便来教化众生。

这段经文就是说,既然佛陀的寿命是无可限量的,而法身是根本,应化身是迹门,法身的寿命是可以加持应化身的,那么你法身的无量也可以加持应化身让他相续地度化众生,你不必示现死亡。那这样的话,这个地方就有问题了。因为你不示现死亡,对众生没有好处。佛陀必须要示现死亡,才能够让众生未来有一个得度的因缘。所以佛陀度化众生是长期的规划,他不是今生度化完就算了。他会知道什么时候该走了,什么时候可以继续待下去。他的这种选择离开,其实对大家的未来是有好处的。为什么有好处呢?下一段说明。

寅二、释须唱灭意 分二:卯一、不灭有损;卯二、唱灭有益;

我们看寅二,释须唱灭意。分两段。

卯一、不灭有损

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着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

那么,佛陀为什么“示现灭度”呢?

他解释一个道理说,假设佛陀的应化身久住世间,按照《大毘婆沙论》的说法,今生的释迦牟尼佛,就是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示现的释迦牟尼佛,他的正常寿命是一百二十岁,按照因缘法是一百二十岁,但是他八十岁入灭。也就是说,佛陀提前四十年入灭,没有在正常的因缘里面入灭。正常是一百二十岁,但他提前四十岁入灭,那么为什么佛陀这样做呢?因为有一个很重要的道理。

佛陀出现当然有当机众,当机众是谁呢?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两种善根,有皈依的善根,有出世的善根,这是真正招感佛陀出世的当机众。但是有些随缘众,他可能只有具足皈依,但是没有出世的善根。这随缘众,他也有幸生长在佛陀的时代。这些人,这种善根福德比较浅薄的人,如果看到佛陀长久住世,就产生两种过失:

第一个,他就不种善根,贫穷下贱。他一想,佛陀的寿命比我还久,所以在有生之年我都会看到佛陀。这个时候怎么样呢?心生轻慢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