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皇城后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2章 谢地主分家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F19 大哥,这钱我不能要,拿在我手里就花了。

放在你那,你给我哥保存着,我哥还没娶媳妇呢。

等他回来,这钱就给他,行吗?大凤子说。

花就花了吧,我拿回来就是给你,这年月手里留钱还不如拿着吃饭呢。

大凤子说,你不说我大哥进入关内了吗?

早晚有一天回来,他都要用钱的,现在咱这地方都要穷疯了,把钱放在我手里,我能不花吗?

你就拿着用吧,等我兄弟回来,咱们大家一起想办法。

大凤子,没有办法,也只能拿了这钱。

去了一趟新民县,王招艺的心情平复了很多,他赶着自己的小驴车,又开始出门卖货了。

不过没有多长时间,他就失业了,这回不是他的原因,而是因为上不到货了。

以前只是粮油,等重要生活用品需要配置供给。

可一点一点的,什么东西都需要配置供给,按量分发才能买到。

上不到货,还是一方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满洲国新出了一个对粮食的政策。

规定满洲国境内所有的农民,到达秋天,必须上缴跟自己种的地,同样比例的粮食。

但由于上缴的太多,如果是佃农上缴完粮食,再跟地主分完粮,那是不够吃的。

水田所要求的比例就更高,基本上被他们全部拿走。

这就产生了一个现象,老百姓是不敢卖粮的,没有钱可以少花或是不花,但没有粮食是要饿死人的。

其实这个政策在去年就已经有了,但是老百姓执行的并不好,把粮食藏了起来,卖点私粮或者拿粮食换一点货。

但是今年就不行了,满洲国把买卖食粮定为犯法,那就不光是罚款的事儿了,是需要判刑的。

再说今年有了粮,你也无法换到货,因为所有的货物全都已经进行了配给制按人发放。

这就促使王招艺的生意彻底的干不下去了,他成了一个真正的农民,而且还是那种没有多少地的农民。

种五亩地,对于王招艺和小梅来说并不费劲,从前他从来不下地,但是现在他每天都长在地里,他需要地里打出更多的粮食。

去掉给日本人的自己就是不够吃,不能添太多的钱,因为自己的家底是有数的。

他是全村地最少的人家,无论多么的爱待在地里,也是全村最闲的人。

没有事的时候,他就会往谢地主跑,时间一长,他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谢地主总想把地卖给自己。

他非常疑惑的问,谢哥你家不是从来不卖地吗?

谢地主说,可是我没有钱了,我这鸦片膏不能停啊,把他停了不就能要了我的命吗?这个东西实在是太贵了。

你家没有现钱了。

谢地主说,何止是现钱,现在是什么钱都没有了,存的粮食也没有了,你不知道抽这个东西有多费钱。

那你不行先上三哥和二哥那串一点呗。等到秋天打了粮食卖了粮,你不就有钱了吗?

谢地主说,兄弟啊,我都串了好几次了,粮食现在指不上。去了给日本人的,我们根本就剩不下多少,老百姓都不够吃。我手里虽然粮食多,但是我花的也多呀,我是抽大烟的。

谢哥,我不买地,首先是呢,这地呀,我本来就不爱种,你也知道现在种地是因为买卖做不了,实在没办法。

还有就是这地现在种不种没啥意思?卖不了几个钱儿,我劝你现在也不要卖地,现在这个地不值钱呢。

谢地主说,我也知道现在这地不值钱,没人乐意种,可是没有办法呀,再不卖点地的话,我的烟就要停了。

王招艺本以为谢地主这话,就是说一说就过去了。他再没钱也是本村的大地主,穷能穷哪去,即使没有钱了,哥们兄弟都有钱,借一点不就渡过去了吗?

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还没有等到秋收,谢地主一口气就卖掉了五晌地。

这些地今年打下来的粮,还归谢地主和谢家堡子的佃农,但是从明年开始,就是从别的村种了。

地只能卖给别的村的地主,本村人是没有人能买起这些地的。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老谢家其他哥几个的耳朵里,他们可不干了,每一个人都回到家,跟自己的大哥理论,闹得不可开交。

秋收结束,已经弄到了分家的地步,按村里的规矩,这种事情一定要找一个证明人,首选当然是王招艺了。

其实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