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史全知道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63章 三大势力逐鹿,多尔衮凭啥“笑到最后”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644 年,那可是历史的一个大拐点,明朝“轰然倒塌”,中原大地瞬间陷入一场激烈的“权力争夺战”。当时有三股势力最引人注目:李自成的大顺军、南明小朝廷,还有多尔衮带领的清军。这三方就像三个选手,在历史的“大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可最后胜出的却是多尔衮。这到底是咋回事呢?难道多尔衮有什么“超能力”?别着急,咱这就一探究竟。

李自成:进京后的“高开低走”

李自成的大顺军,一开始那叫一个猛。一路势如破竹,打进北京城,把崇祯皇帝逼得上吊,成功推倒了明朝这棵“大树”。当时的李自成,那感觉就像是站在了世界之巅,走路都带风,觉得自己已经是天下之主了。

可谁能想到,进了北京城,李自成和他的手下就像变了个人。之前的雄心壮志瞬间被金银财宝和美女“迷晕了头”。士兵们到处烧杀抢掠,把京城搞得乌烟瘴气,民心一下子就没了。李自成呢,也没把心思放在治理国家上,对明朝残余势力和清军的威胁估计严重不足。

就拿山海关的吴三桂来说,李自成没好好拉拢,还纵容部下抢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这一下可把吴三桂惹毛了,直接投靠了清军。李自成这才如梦初醒,匆忙带兵去山海关迎战,结果被吴三桂和清军联手打得落花流水。这一场败仗,让大顺军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李自成也彻底失去了争夺天下的资本。

南明小朝廷:“窝里斗”的一盘散沙

明朝灭亡后,一些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了南明小朝廷。按道理说,大家这时候应该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把清军赶出去,恢复明朝的统治。可南明小朝廷内部乱成了一锅粥,各方势力为了争权夺利,整天斗来斗去。

皇帝没啥实权,被一群大臣架空。大臣们呢,也不把心思放在抗清上,而是忙着拉帮结派,互相倾轧。今天你弹劾我,明天我排挤你,正事一件没干。像史可法这样的忠臣良将,虽然一心抗清,却处处受到掣肘,根本施展不开手脚。

而且,南明小朝廷还没有稳定的军事力量。军队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将领们各自为战,不听指挥。面对清军的进攻,南明小朝廷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只能节节败退,最后被清军各个击破。

多尔衮:“天时地利人和”的幸运儿

再看多尔衮这边,简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全占了。首先,清军的战斗力那是没得说。他们从小在马背上长大,骑射功夫了得,士兵们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而且清军还有先进的火器,在战场上威力巨大。

其次,多尔衮特别擅长把握时机。李自成打进北京城,明朝灭亡,天下大乱,多尔衮一看,机会来了。他抓住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契机,和吴三桂联手,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这一战,不仅让清军顺利入关,还让他们在中原站稳了脚跟。

最后,多尔衮很会拉拢人心。他进关后,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赢得了不少明朝遗民的好感。对明朝的官员,他也是能拉拢的就拉拢,让这些人为清朝效力。而且,多尔衮还制定了一系列合理的政策,稳定了社会秩序,得到了百姓的支持。

1644 年的这场权力之争,李自成因为骄傲自满错失良机,南明小朝廷因为内部争斗一盘散沙,而多尔衮凭借着强大的实力、精准的时机把握和出色的政治手腕,最终胜出,开启了清朝对中原的统治 。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