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锋戈之风起云涌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章 阴谋酝酿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珠崖郡,或者说是珠崖岛,乃大虞最南端的一处岛屿,说是大虞国土,但其实岛上之人十之八九皆是当地土着俚人,当年若非虞太祖高皇帝徐承还是大寿虞国公期间就坚持大力开发海运,且取得不少获益,怕是再过三百年,中原王朝都不会耗费时间精力来开发珠崖郡这个地方。

虽说随着大虞对海运的重视,珠崖郡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开发,但是毕竟地处偏远,远不如中原繁荣和发达,若非没办法混不下去或者被贬斥流放,中原之人大部分都不愿意漂洋过海来到珠崖郡找饭吃。

当然,商人则不在这个范围之内,商人天生都是钱眼子,哪里有铜臭味就往哪里钻。

这珠崖郡在常人眼中是瘴气丛生的南方小岛,且蛇虫鼠蚁多如牛毛,气候又炎热无比,加上岛上俚人皆是未曾开化,蛮横无比,相对中原来说,跟地狱无异。

可在商人眼中,这可是一座宝岛,先不说这里的粮食一年三季,多得吃不完,还有漫山遍野的蔬果不计其数。更重要的是,这珠崖郡可是大虞对外海路的中转站,整个南海诸岛的香料、蔬果、粮食不计其数,现在海运如此发达,只需将这些东西运回中原,一倒手赚取的差价可是利大无边。而中原的丝绸、茶叶等物品经过海运到达南海甚至更遥远的西海诸国亦是十分稀缺的物品,一来一回,其中的利润十分可观。

所以,每年前来珠崖岛倒腾生意的商人可以说是络绎不绝,只是岛上虽说虞人为尊,但毕竟始终是少数,俚人对虞人又十分仇视,常常有俚虞冲突的流血事件发生。

但是有个地方例外,这里的俚虞相处十分和谐,这也是所有大虞奸商来到珠崖郡最喜欢待的地方,就是崖珠郡也是大虞国土的最南端——丫县。

这里能够俚虞混居,相处平和,皆因有一人在此,无论俚虞,皆对他拜服不已,此人也颇为神秘,鲜少在人前露面,见过他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只知道他叫徐云山,乃丫县乃至整个珠崖第一豪商,且把控着整个南海海运生意的往来分配,手下有十三名助手,分别帮他搭理珠崖各个县城、海外事务,被称为南海十三鹰,其他一概不知,平时维护地方秩序大多也不是依靠县衙的衙役,而是徐云山手下的十三鹰,只要十三鹰出面,代表徐云山说句话,可比官府说的有用,这也侧面证实了在珠崖这个地方,徐云山的威信是高过官府的。

在丫县,县衙解决的了事,徐云山也解决得了,而且解决得更快更好,县衙解决不了的事,也就徐云山也能解决,可以说,徐云山可是丫县的土皇帝,当地百姓可以不买县令的面子,但是只要徐云山开口,就没人敢不遵从。听说南海路的元帅和岭东道的行台这两位军政大佬也知道此人,且对他在丫县的所作所为一笑置之,浑不放在心上,珠崖郡郡守和丫县县令就更不会对此有甚异议了。

加上徐云山从不欺压百姓,反而一直不留余力地帮助朝廷实施俚虞融合的政策,粥棚布施、修桥补路从不甘于人后。哪怕善名远扬,对郡县的事务也从不妄加干涉,以善人名头施压。所以,徐云山的面子不但在丫县,就算整个珠崖郡乃至周边大陆边缘沿海的几个郡城亦是大的没边。

但也不是谁都卖徐云山的面子的,近期刚驾临珠崖郡的宁陵县主就没有把徐云山放在眼里。

一来,她的母亲乃是兴正圣人仁睿皇帝最小的女儿、元兴圣人仁安皇帝的同胞妹妹云奉公主徐娇茵,深受睿、安二帝宠爱。

仁安皇帝驾崩后,当朝皇太后对她这位小姑子亦是照顾有加,德治圣人仁简皇帝和当今圣人对这位姑姑更是颇为尊敬,所以云奉公主可以说是集三代四帝的宠爱于一身,尊崇无比。

而且她所嫁的驸马当朝内阁执笔大臣偃南侯石光忠,乃大虞开国德国公石斌的嫡曾孙,门庭显赫无比,且石光忠身为内阁执笔大臣,乃是堪比副相一般的实权人物。

这样的背景之下,只要她不去找别人的麻烦,别人就要烧高香了,谁又敢来惹她,更别说惹她最心爱的独女宁陵县主石清芳。

而且由于云奉公主得受宠,连带着她的独女石清芳也破例被封为县主,这是开国以来独一份公主的女儿被封为县主的殊荣。

二来,正因石清芳身份贵重,加上德治圣人仁简皇帝和当今圣人两位天子跟她这位表姐关系处的相当不错,所以,在听闻她要前往珠崖的时候,当今圣人当即大笔一挥,准许她破例带着一百随从护卫安全,后面想想不放心,又从禁军中调配一对队兵马,足足八十披甲之士护卫随行。

区区一个县主,出行游玩的阵仗之大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