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什么意思?怎么反客为主?】项羽心中疑惑道。
此时,常威的一阵狂吠打破了房间内的平静。
元芳和臧衍两人秒懂,当即把《左氏春秋》、纸张和炭笔拿了出来,摆在暖炕之上。
随后两人一狗,一个翻书、一个找字、一个记录,瞬间就忙碌了起来。
在场众人看着这天衣无缝的配合,纷纷啧啧称奇。
而项羽听到常威的心声之后,也是眼睛大亮,心中惊叹道:【这狗脑就是不一样。】
其实常威的办法也很简单,就像做买卖一样,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现在他们楚国属于卖方,而闽越、东瓯两国则属于买方。
买方的目的就是想方设法把内应打进泉州城,因此他们才给出一万免费劳动力这块肥肉出来。
这件事,闽越、东瓯两国挺急的,因为时间越久,楚国的地盘就会越稳固。
相反,在这场交易里面,楚国就没那么迫切了,这明显就是供不应求的情况,是你买家求卖家同意。
因此,这属于卖方市场,项羽他们就掌握了主动权,卖与不卖都是我说了算。
我同意,你们才能进来,我不同意,你们就得滚蛋。
既然如此,那自己干嘛要局限于对方提出的条件里面呢。
自己可以反客为主,我们提条件,逼迫对方同意。
劳动力是绝对要的,但楚国这边可以派人从他们百姓里面逐个挑选出来。
人数也可以漫天要价,直接两万或者三万。
为了更好的监管,他们可以直接挑选那些拖家带口的,这样子,有人质在手,他们也翻不到哪里去。
当然,为了让对方同意,楚国也可以适当让步,就地还钱嘛,给与对方一点点钱财什么的,也不是不行。
关键常威还有一个阴招,就是把所有工钱都直接交到对方使节馆的官员手中。
所谓人过留声,雁过拔毛,对方不扣除一部分才怪。
到时,他们的百姓不恨自家的官员才怪。
除此之外,楚国还可以给予过来工作的人美味的伙食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等他们适应这边的生活之后,只怕赶他们都赶不走了。
就算对方的官员强行把人带回去,那也是一件好事。
这些人回去之后,绝对会宣扬泉州的美好生活,他们自己也成为楚国的宣传名片,让泉州成为所有人向往的地方。
这样子,不用战争就能同化他们了。
到时,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闽越国和东瓯国两国的百姓倒戈相向。
这多多少少有点像后世的移民政策。
当然,除此之外,常威还得想办法把报纸给弄出来,这可是舆论的利器。
虽然这时代的人识字率超低,但并不妨碍大家都有一颗爱听八卦的心,只要有几个读报人,就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至于抹黑、造谣炒作,常威也不怕,因为这些手段就像一把双刃剑,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今天你抹黑得越厉害,到真相大白的那天,反弹就有多厉害。
就像后世天天说美丽国崩溃、灭亡一样,刚开始大家都相信,可到了后面,谎言被戳破之后,你无论说什么都没人信了。
跟狼来了故事一样,公信力瞬间崩盘,真的是种下什么因,就结出什么果,公信力一旦崩盘,真的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常威足足忙活了一两个时辰,才大致把自己的想法让臧衍给记录了下来。
众人看到这些计策之后,无不惊为天人。
尤其是得知常威利用钱财激化对方矛盾,利用过来的人把泉州打造成一个所有人向往的天堂时,无不佩服的五体投地。
而掌握舆论喉舌的报纸就更不用说了,这可是大杀器啊。
钟离眜第一时间便建议对报纸上的内容都要审核过后才能邗印,以免报纸成为某些阴谋家愚弄百姓、兴风作浪的利器。
项羽也是知道舆论的重要性,当即就采纳了钟离眜的建议。
至于报纸的成本有多高,能不能盈利什么的,压根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反正有常威这个财神爷在,他们压根不用担心会亏本。
项羽拿到办法之后,兴高采烈地带着众人离开了。
等闽越、东瓯两国使者收到答复后,也是傻眼了。
他们哪有那么大的话语权,当即匆匆坐上楚国的商船回去找自己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