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狗在楚营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87章 春节计划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当冒顿得知汉朝主动提出和亲时,一脸喜色,他想不到刘邦竟然会这么懂事,自己想什么,他就送什么。

现在不但送公主,还送三千金的嫁妆。

这一刻,他都在想,要不要趁机让刘邦把项羽给交出来。

不过思索一番,他便放弃了,自毁城墙的事,傻子都不会这样做。

更何况刘邦是一个马上皇帝,自己得寸进尺,只怕对方恼羞成怒,最后公主也没了,钱也没了。

于是,和亲之事出奇的顺利,让刘敬都出现错觉,心想什么时候匈奴人竟然这么好说话。

待双方签订和议盟约之后,刘敬便匆匆回去复命了。

时间飞逝,当刘敬回到长安时,已经是临近正月了,终于能好好休息一番。

相比之下,武涉就没那么幸运了,此时的他还在吴县城东门三里之外指挥着雇佣过来的民夫修建高台,筹备拍卖会之事。

不过唯一让他欣慰的是身在泉州的妻子来信,说家中一切安好,让他勿忧,而且项羽对他们家也很好,提醒他要努力干活,别辜负了项羽的一番期望。

这封信让武涉心中大定,干起事来都倍有干劲,只想拍卖会早点结束,自己能早日见到妻儿。

而此时身在泉州的常威天天都像条残疾狗一样,除了吃喝拉撒之外,基本就不下炕,房门也是不出。

忽然,臧衍回来向它请安,让常威甚是诧异。

它让元芳翻译道:“不是叫你在蓟州过完年再回来吗?不陪你父母过年,跑回来干嘛?”

臧衍看到这话后,一脸疑惑道:“师傅,早就过完年了,因为养猪场的事,我都耽误了一个多月才回来的。”

听到这话,轮到常威糊涂了,暗道:【过年?什么时候过年了,难道是我记错了?】

于是,它向元芳问道,今天是几号了。

元芳查了查皇历才答道:“师傅,现在是十二月十五日。”

这话让常威更是糊涂了,明明就是没过年,为什么臧衍又说他过年了呢?难道现在过年不是正月初一?

随后它就把自己的问题让元芳翻译了出来。

臧衍和元芳两人对视了一眼,都是面面相觑。

最后臧衍才解释道:“师傅,我们这里过年是十月初一啊,并不是正月初一,你是不是记错了?”

【啥?过年是十月初一?什么时候的事?不是正月初一吗?而且过节我怎么不知道呢?】常威心中惊诧道。

其实常威不知道,“年”就是岁首的那一天,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年”的时间也不同。

在商朝是以农历十二月为岁首,周朝是以农历十一月为岁首,秦汉时期则是以农历十月为岁首。直到汉武帝的时候,才恢复使用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岁首。

尽管过年的时间不尽相同,却有着相同的习俗,秦汉时期主要的年俗活动还是要算祭祀。

看到自己师傅那迷惑的眼神,元芳很醒目地继续解释道:“师傅,秦皇政确定十月初一为新年,而且新年一般都是祭祀为主,神茶、郁垒两个人的木偶我已经挂在门首了,可能你没留意到而已。”

臧衍也在一边赶紧点头,表示元芳说得没错。

听到这话,常威就有点郁闷了,后世春节那么大的节日,怎么悄无声息就过去了呢?

你说去年动荡时期就算了,今年一切都安定下来了,怎么过节都没点过节的气氛了,而且怎么只有祭祀?没有一点喜庆的气氛吗?

殊不知在先秦的记载中“年”是不吉利的,所以有“腊鼓驱疫”的习俗。

而且在秦汉时期,还没有贴春联和门神的习俗。

当时的人们是把桃木梗削成神茶、郁垒两个人的样子,挂在门首驱邪。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辟鬼治邪气。

到汉时,逐渐用长二尺、三尺,宽四寸,五寸的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茶、郁垒的形象,来代替桃木削制的形象,后来才慢慢演变成年画中的门神。

在桃木板上写字,词是后来春联的萌芽,当然这是汉以后的事。

汉代的时候就有了放爆竹的习俗,这个习俗也和吉利辟邪有关。

在《神异经》中记载,有一种独脚的鬼怪叫年兽,不怕人,却害怕把竹子放到火中的毕剥声。

于是有了燃放爆竹,在辟邪除鬼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节日的喜庆。

在这个时代,过年是没有一点娱乐成份的,反而是一个十分庄重的日子,毕竟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