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六十二章 新婚(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寒冷刺骨的冬天,吃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幸福和满足感油然而生。

“娘,韫儿,你们尝尝这个羊肉片和白菜,煮的刚刚好,蘸一蘸酱汁更好吃。”王凝之给她们夹了的羊肉和白菜,放到酱碗中。

郗璿学着将鲜嫩的羊肉蘸了下酱,送入口中,不错,又麻又辣,酱汁也很好吃。

谢道韫看着这卖相不错的羊肉,轻轻咬了一下,回味片刻,微微一笑,评价道:“味道挺好的,薄薄的一片肉,有咸甜辣麻四个味道,若只想吃麻辣,也可以不蘸酱汁,现在嘴里还麻麻着呢。”

说罢,谢道韫的目光便给予了王凝之很大的肯定,确乎是美味了。

王凝之看着正在干饭的王孟姜,笑了笑,说道:“不要弄身上了,慢点吃,孟姜,你的那碗酱汁放的茱萸有点多了,若吃的太辣了,便吃些葡萄解解辣,这东西容易上火牙庝。”

王孟姜点了点头,不熟练的拿着竹筷,夹了两颗葡萄,一颗给了王凝之,一颗放入了自己口中。

“哥,你也吃,光看着我们干嘛。”王孟姜扒拉着碗,嘴边全是芝麻酱,囫囵吞枣的说道。

王凝之知道,她用木勺子用惯了,真不太会用筷子,只能扒拉着吃。

祝英台对这个火锅也很满意,她想以后在书舍做一顿,解解馋,毕竟外面的菜馆可没有卖的。

火锅的菜品好找,不是问题,但锅底和酱汁的配方,祝英台还真猜不出来,便问了王凝之。

锅底为茱萸、花椒、生姜、八角、大蒜、桂皮、冰糖七种。

酱汁有芝麻酱、白糖、盐,另外可以添加茱萸增加辣度,或者蒜泥调味。

这些东西在东晋都已经出现,其中八角比较难找,产地位于南海郡(广州),不过诺大的会稽城,还是有卖的。

众人吃罢火锅,已经是夜深人静了。

祝英台本想就此辞去,但谢道韫好不容易盼着她来,还没有一起探讨诗经,说说话呢,便挽留她每日再走。

逐后,众人皆自觉的先行离去,招呼也没了打,只留王凝之和谢道韫小两口了。

“夫君,她们都走了吗?”

谢道韫端站在廊下,身姿素雅,冰清玉洁,一双明眸移向王凝之,开口问道。

“是啊,只留我们两个了,韫儿,今日的月色皎洁,微风清凉,是个闲庭散步的好时间。”

王凝之牵起那双白嫩的纤手,感受着丝丝温热和柔荑一般的柔软。

“夫君,这红盖头是挺好的,布料充足,能遮太阳,我若夏日穿出去,一定晒不到。”谢道韫白了王凝之一眼,自顾自的赏起高悬在天空的那轮月亮。

好像,她都看不见这月光是明是暗了,眼前一片红色……

王凝之猛然反应过来,红盖头忘拿开了,苦苦一笑,他说韫儿怎么夸起一块红盖头了。

“韫儿,戴着这个红盖头看东西,是不是都是红色的。”王凝之将红盖头轻轻的掀开,笑问道。

“不是,你戴着这个看都看不见东西,很模糊,夫君不信试一试。”

“也好,不过今日就算了,改日有机会吧。”

月朗星稀,华灯初上。

一个新婚的女郎陪夫君散步月下,月光映照两道身影,时而相敬如宾,时而含笑嗔怪,不知不觉间,入了深夜。

少女情怀总是诗,王凝之体会到了,咏絮才女谢道韫的少女情怀,知书达礼,钟灵毓秀。

更有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以及天生丽质的美貌。

亦如诗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了。

子夜,女郎陪夫君散步走累了,不想赏月了,只想回去睡觉,真的太晚了。

她的夫君知晓,不肯让她受累,轻轻搂着,横抱入了房中,床榻上。

女郎正是谢道韫了,而她的夫君,自是王凝之,还有其他人吗?

“韫儿。”王凝之故作小白的样子,小心翼翼。

“我在呢”

“快脱衣裳,不要扭扭捏捏,你白天的威风劲呢,还不过来睡觉。”

谢道韫跪坐在床榻上,眸子盯着王凝之身上的白色中衣,催促道。

半天才脱下一件!真是个好夫君。

随着房中唯一的蜡烛吹灭,漆黑一片,做了新婚该做的事。

直至五更天,两人疲惫之时,才堪堪入睡。

……

翌日,清晨。

薄雾笼罩宅院,下起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