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发出突破令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章 《仁风山调查》馆首开放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频及县级媒体等,马上发出视频和新闻报道:盘古山镇“仁风山调查”新馆首个对外开放日,不但有各地来研学的游客,而且迎来中共GZ市委组织部、GZ市国资委全市国有企业党组织书记示范班,暨党务干部素质提升班近百名培训成员的研学观摩活动。

干部们兴致勃勃的走进“仁风山调查”馆,在讲解员刘老师的讲解引导下,有顺序地参观了新开放的展览馆,了解了92年前(即1930年的4月22日)毛泽东同志在会昌听取了中共盘古山特区官员刘义顺等七人的汇报后,写下了九千八百多字的《仁风山及其附近》调查报告,以及《对流氓和对农民武装的策略》的历史背景。

展览馆座落在盘古山钨矿原工人文化宫大厅,馆内史料详实,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分为“前言、商办时期、苏区时期、官僚买办时期、今日盘古山及结语”五大板块。介绍了不同时期发生在盘古山的钨砂生产规模、生产与革命斗争、红军生产量与运输、钨砂经济对红军的巨大影响,丰产与建设等。市参观团成员认真聆听讲解,了解了《仁风山及其附近调查》是毛主席唯一一次工业调查,也是早于《寻乌调查》和《兴国长岗乡调查》的一个调查。苏区时期有1500名矿工参加了红军,经过三年来艰苦斗争和开采运输,累计钨砂生产钨砂6800多吨,换得银元620万块,创造苏维埃政府总收益占当年经济总量70%,为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养活了10万红军。全体培训班成员认真聆听了讲解员刘老师的讲解后,纷纷感慨道:“没想到百年工矿盘古山,苏区时期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国革命做出了如此卓越的贡献。”

还有许多成员说:“更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毛主席与仁风山竟有如此渊源,亲自把盘古山改名仁风山,还历时三天,在时间异常紧张、条件十分艰苦和环境特殊的条件亲自调查研究,写了一份9800多字唯一工业调查……”

临近中午,成员们走出“仁风山调查”馆后,在于都党校和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有“布达拉宫”式美誉的盘钨公司选矿厂参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