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摇摇头,他打开扇子,秋夜的寒风,凝视着天空的一轮明月。
纪晓岚,和珅,乾隆。
三个人里面论才华,纪晓岚第一,和珅第二,乾隆第三。
但有意思的是,三个人里面最会装糊涂,政治眼光最高的恰恰是乾隆第一,和珅第二,纪晓岚第三。
乾隆不如雍正,更不如康熙。
但作为一个皇帝,乾隆同样不简单。
和珅在装糊涂,或者说哄着皇上开心。
但和珅不知道的是,这其实是乾隆有意引导的结果。
凝视着天空这一轮明月,将众星辰包裹在内。
乾隆轻笑了一声,随口问和珅:
“不明白就不明白吧,和珅,按照大清律法,采生哲割应该如何处置?”
话音落下,明白皇上什么意思的和珅,当即表示:
“按律当斩!”
乾隆点点头,起身向外走去:
“朕乏了,要回去睡觉,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一切按律法处置,福康安回来之后告诉他,朕要纪晓岚完完整整,平安无事的回来。
只要纪晓岚回来,其他事情,朕可以既往不咎。”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
这套东西,乾隆不止是会,而且他比任何人都精通!
话音落下,和珅当即跪在地上:
“谢,皇上!”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目送着乾隆离开的背影,和珅不由皱起眉头。
他之前怀疑何维佳是不是和皇室有关。
但现在乾隆的反应?
这让和珅有些疑惑。
如果何维佳真的和皇室有关,皇上不会不管不问。
但如果不是,皇上又为什么对玉佩,对何维佳这个小乞丐如此重视?
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和珅不明白,他有些猜不透皇上的心思,最终只能叹了口气——皇上的心思真难猜!
至于屋内的知府吴醉?
随着皇上离开,肥胖如猪的吴醉,擦着额头上的细汗,一路小跑的凑了过来,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
“和大人,皇上走了?”
和珅瞥了知府吴醉一眼,不同于之前在乾隆面前,卑躬屈膝的奴才样,此刻的和珅腰板挺直,目空一切,一副傲慢的嘴脸:
“吴醉,你可知罪?”
吴醉并不意外,或者说平日里见到的和大人就是这副样子。
只是对于和珅的当面质问?
知府吴醉一脸茫然:
“和大人,下官不懂。”
和珅瞥了一眼这个蠢笨如猪的家伙,冷哼一声:
“按我大清律,私设刑场是什么罪?”
话音落下,知府吴醉当即便哭喊着说道:
“和大人,下官冤枉啊。”
但和珅却冷笑了一声,眼神带着几分讥讽:
“冤枉?要不要本官找几个下人,问一问这间屋子是不是柴房?”
和珅是谁?
大清第一权臣,他的眼睛是何等的毒辣!
一进门便看出这间屋子不简单。
虽然已经被收拾清扫了一遍。
但这房间太干净了,地上的泥土也不够干燥,柴房之所以叫柴房,是因为要储藏干燥的木柴。
如此潮湿的地面,绝不可能是柴房。
反倒像是经常审讯犯人,需要经常清洗血迹的审讯室!
除此之外,插入地里的木桩子也有很大的问题,吴醉说是临时改造的,但木桩子周围却没有任何翻新的迹象。
而另一边,面对和珅的反问。
吴醉眼里多了几分惊恐,他连忙求饶道:
“想起来了,下官都想起来了,不用了,和大人,下管知道错了。”
眉头微皱,和珅厌恶的看向身后的这个蠢货。
这外官就是外官,一点规矩都不懂。
自己堂堂一品大员,跟他这样一个下三滥的云州知府说这么多话,难道就只是为了训诫?
“然后呢?”
和珅傲慢的声音,在知府吴醉头顶响起。
原本还有几分茫然,但随着和大人的询问,熟悉的感觉回来了。
明白什么意思的知府吴醉。
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银票,一脸谄媚的说道:
“和大人,这是下官的一点心意,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