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香江之1978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四百五十七章 缺片源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八月初,伴随着香江院线的分裂,宝嘉院线一跃成为香江最大电影院线。

之前那些过得很安稳的电影人,又开始面临了选边站的抉择。

虽然林道秋和宝少刚都没有明说,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新东方跟宝嘉院线,他们只能选一边。

不少人已经开始怀念起了香江院线的荣景,不过要想回去,恐怕一时半会,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因为包底费早已取消,宝嘉院线一下子就成为了独立电影人的首选。

林道秋确实拍电影很厉害,但在院线数量上,新东方比宝嘉足足少了十几家,所以没人会和自己的口袋过不去。

“这段时间,除了我们自己的电影之外,其他电影公司的人,基本上都跑到了宝嘉那边。”

李茂文回到新东方担任总经理之后,他一上任,马上就面临到了这个难题。

院线如果没有电影放的话,只能把那些旧电影的播放时间拉长,从两周变三周。

“你不用担心,我相信过段时间就好了。”

相比于李茂文的焦虑,林道秋倒是一点都不紧张。

虽然新东方现在出品的电影不多,但这只是暂时的而已。

新艺城,洪金宝和元彪,林正英和钟发,还有王晶,以及文隽和郑丹瑞。

这些人算是新东方的基底,一年下来,这些人至少能拍十几部电影,平均每个月最少有一部。

在加上邵氏那些明星和班底的加盟,新东方一年至少能出品二十多部电影。

这还是林道秋在考虑控制数量的结果,要不然他完全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多加十几部。

“林先生,其实我倒是有一个办法,可以暂时让我们度过这个难关。”

李茂文想了想,还是决定把自己的想法给说出来。

“你说说看。”

林道秋倒是有点好奇,李茂文能想出什么好的办法,让新东方度过这段缺片源的时间。

“既然我们之前已经签下了不少的邵氏明星,那我们完全可以,以他们为基底,恢复之前邵氏制作电影的流程。”

李茂文这个想法是不是一个好主意先不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真这样做的话,确实可以帮新东方解决片源的问题。

不过可惜的是,李茂文这么一说完,林道秋直接就摇了摇头,否决了他的提议。

“六叔之前的那一套,我一点都没兴趣,除非我是开电视台的,那样的话我倒是会认真考虑一下。”

像之前邵氏拍出来的电影,很难有什么精品,大部分都是流水线下的作业,基本上可以说是千篇一律。

如果以后新东方院线,被这些电影所占据的话,那下场恐怕就会变成当初的邵氏。

“林先生,有句话我不知道当不当说。”

李茂文似乎早就猜到林道秋会这样说,但他反而还有话说。

似乎要跟自己杠上一样,林道秋觉得李茂文今天好像有点不对劲。

不过林道秋也不是那种肆意妄为的人,如果对方说的有道理,他倒不介意采纳李茂文的建议。

毕竟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如果连自己手下的话都听不进去,那林道秋这个院线,恐怕也没办法经营太久。

“当然可以,我又不是那种听不进别人建议的老板,只要你说的有道理,我一定听你的。”

李茂文跟在林道秋的身边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知道自己的这个老板,不是那种刚愎自用的人,他还是听得进别人的建议。

如果换成是其他人的话,恐怕李茂文是不会坚持把话说下去,而是会按照林道秋的吩咐去做。

“当初邵氏之所以会衰败,其原因还是因为僵硬的大片场制度,所以导致错过了李小龙和许冠文等优秀的电影人,但我们和六叔不同,新东方一向是海纳百川的。”

李茂文接着说道:“一家院线,要有充足的片源,如果都是优良的电影,那肯定是好事,但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在一年里面,烂片和好片的比例,至少是七对三。”

这些都是李茂文这几年下来得出的经验。

每年香江都会诞生不少的电影,但这些电影不可能每一部都卖得好,这里面大部分的电影,都是亏本的。

1980一整年下来,在上映的一百多部的电影里面,撇开邵氏的那些电影,真正能赚到钱的,数量可以说其实并不多。

“林先生,如果用经营一家电影公司的想法,去打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