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至七岁母亲早亡,十岁接到贾母身边抚养教育。十一岁时父亲逝世,从此常住贾府,养成了孤标傲世的性格。十二岁时,贾元春省亲,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
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梅竹马,脂砚斋说“二玉近中远”“实远之至”。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
林黛玉与薛宝钗在太虚幻境才女榜上并列第一,二人既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争,婚姻上的金木之争,又因同属正邪两赋的禀性而惺惺相惜。
80回以后林黛玉的故事,脂评有若干提示,如“《牡丹亭》中伏黛玉之死”(17、18回)、“将来泪尽夭亡”(22回)、“落叶萧萧、寒烟漠漠”与“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对照,《十独吟》与《五美吟》对照”(26回、64回),宝玉诔晴雯“实诔黛玉”(79回)等等。但这些提示在后面都没有着落,现在后40回中林黛玉故事收束于98回,有如下重要情节:痴魂惊噩梦,见82回;颦卿绝粒,见86回;得知宝玉定亲,先痴迷复清醒,终至“焚稿断痴情”,“魂归离恨天”,见96、97、98回。
“金陵十二钗正册并列第一位林黛玉。武力:17,统率:60,谋略:74,政治:66。”
贾母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的外孙女儿,名叫林黛玉。”
刘瑜见礼,以“林妹妹”呼之。
王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众人大笑。
当下茶果已撤,贾母命两个老嬷嬷带了刘瑜去见两个姨父。时贾赦之妻邢氏忙亦起身,笑回道:“我带了侄子、侄女过去,倒也便宜。”
贾母笑道:“正是呢,你也去罢,不必过来了。”邢夫人答应了一声“是“字,遂带了刘瑜、王熙凤与王夫人作辞,大家送至穿堂前。出了垂花门,早有众小厮们拉过一辆翠幄青油车来,邢夫人携了熙凤,坐在上面,众婆子们放下车帘,方命小厮们抬起,拉至宽处,方驾上驯骡,亦出了西角门,往东过河间府正门,便入一黑油大门中,至仪门前方下来。
众小厮退出,方打起车帘,邢夫人搀着王熙凤的手,进入院中。王熙凤度其房屋院宇,必是河间府中花园隔断过来的。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在。
一时进入正室,早有许多盛妆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邢夫人让刘瑜、熙凤坐了,一面命人到外面书房去请贾赦。一时人来回话说:“老爷说了:‘连日身上不好,暂且不便相见。’”
刘瑜听了,心里止不住的冷笑。再坐一刻,便告辞。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刘瑜笑回道:“姨婆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姨父,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姨婆容谅。”
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遂令两三个嬷嬷用方才的车好生送了刘瑜、熙凤过去,于是二人告辞。邢夫人送至仪门前,又嘱咐了众人几句,眼看着车去了方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