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入人物三:三十六雷将之一闻达。武力:95,统率:73,谋略:73,政治:61。”
“竟然是《荡寇志》里的闻达!若是水浒原世界观的闻达,我自是不惧。”
闻达在《荡寇志》中,被描述为云天彪之父云威的徒弟,骑卷毛赤兔马,自从大名府失陷,被撤职,后遇到归化庄都团练哈兰生,助他剿灭山贼,在哈兰生帮助下重获博山县提辖一职。重遇云天彪等人后,闻达参与征剿梁山,斩陶宗旺、侯建,擒单廷圭、魏定国。最后闻达被封为河北大名府总管、忠毅子。书中还将他列为“三十六雷将”之一,排第三十三位,为“景琅雷府元罡斩妖将军降生”。
“乱入后宿主拥有一次无上限召唤人物特权,请问是否使用?”
“使用。”
“叮咚,人才抽取中……五名备选人员名单如下。第一位召唤候选人物——春秋末期政治家范蠡。”
“留下!”刘瑜激动的大叫。
范蠡,字少伯,华夏族。
范蠡是春秋末期越国大夫,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被中国民间恭奉为“文财神”。越国相国、上将军。古时六十四名将之一。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后隐去。着《范蠡》兵法二篇,今佚。
范蠡为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虽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文武双全。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之后被拜为上大夫、相国,辅佐越国勾践。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成就霸业,又被封为上将军。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后定居于宋国陶丘,自号“陶朱公”,公元前448年,范蠡卒,时年88岁。
因范蠡一生艰苦创业、三致千金,又能广散钱财救济贫民且淡泊名利的商人形象,以及巨大的经商思想理论的影响力,在范蠡去世后,逐渐被后世尊之为财神、商圣、商祖,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画像。范蠡是范姓始祖范武子的后裔,并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
“第二位召唤候选人物——金陵十二钗正册第五位史湘云。”
枕霞旧友史湘云啊,算是《红楼梦》中刘瑜比较欣赏的一个女性角色了。四大家族史家的千金,父母在她还是襁褓婴儿时就已亡故,由叔叔婶婶养育,是贾母的内侄孙女。
史湘云开朗豪爽,才情超逸,富有浪漫色彩。若是盛世中召唤出这么一位佳人,与之吟诗作对倒也是件趣事。可惜我现在连自己的周全都护不住啊。
“去掉吧。”
“第三位召唤候选人物——清朝大臣田文镜。”
听到这个名字,刘瑜不禁噗呲一声乐了出来。至于他为什么想乐嘛,咳咳……
田文镜,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祖籍奉天广宁,监生出身。
康熙二十二年,二十二岁的田文镜出仕县丞,升知县、知州,历二十余年。康熙五十六年,官内阁侍读学士。雍正帝即位后,深受宠待。雍正元年,署山西布政使,次年调任河南布政使,擢升河南巡抚。田文镜凭借多年担任地方官的经验,大力推行雍正帝的改革方针,以整饬弊政。清查积欠,实行耗羡提解;限制绅衿特权,严限交纳钱粮;严行保甲制度等。但引起一些官员不满,先后受直隶总督李绂、监察御史谢济世参劾。然而雍正帝以其实心任事,称之为“模范疆吏”,任用如故。雍正五年,任为河南总督,加兵部尚书衔。雍正六年,任河南山东总督。雍正七年,加太子太保。雍正八年,兼北河总督。河南水灾,田文镜隐匿不报,雍正帝仍予包容。
雍正十年十一月病死,享年七十一岁,谥端肃。田文镜着作有《抚豫宣化录》《钦颁圣谕条例事宜》,曾主持编修《河南通志》。
“第四位召唤候选人物——武则天宠臣张易之。”
“去掉吧。”
张易之,小字五郎,一作契苾,定州义丰人,一代女皇武则天宠臣。
张易之初以门荫,授尚乘奉御。身材修长,皮肤白皙,姿容俊美,擅长音律歌词。武则天临朝时,得太平公主引荐,进入宫中侍奉,成为武则天的男宠,与弟弟张昌宗一同侍奉武则天左右,历任司卫少卿、控鹤监、内供奉、奉宸令、麟台监,封恒国公,赐田宅玉帛无数,追认他的父亲张希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