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十八章 出本书,就叫《三国演义》!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侯惇,又是区域镇守的曹仁的。人家基因是真的牛逼,光亲戚里就能出这么多名将。

不过不是有这一说法嘛:一县之才,足以治国。

你看刘邦,小小的沛县就拉来了萧何、曹参和樊哙。

你再看朱元璋,一帮凤阳的穷苦发小,其中就有徐达和常遇春。

刘瑜边写边骂,接着又在卷上写下数人的名讳:

赵云,字子龙,冀州常山真定人。

太史慈,字子义,青州东莱黄县人。

乐进,字文谦,兖州东郡卫国人。

黄忠,字汉升,荆州南阳人。

魏延,字文长,荆州义阳人。

张辽,字文远,并州雁门马邑人。

……

良久,看着满满的一卷,不由得舒了一口气。这样就能按这份名单去结识本土人才了。

刘瑜将名单放在一旁,歇了歇。闭眼回想着三国的各大事件:黄巾之乱、董卓乱政、群雄割据……突然刘瑜恶寒的笑了,要是自己把这些事写下来卖出去,也不知道能不能大火?就起名叫《三国演义》!

翌日清晨,刘瑜勉强从书案上爬起。简单的洗漱后,顶着俩黑眼圈便去向爹娘请安。

刘瑜来到正房,行了礼后。只听刘瀚微皱剑眉,说:“瑜儿,一清道长为你所算,八日后便是吉日,宜办你的冠礼。可今日一早,全府上下却找不到一清道长的身影。听鸳鸯说,你昨晚与道长见了一面?”

“孩儿正欲与父亲说此事,一清道长有要事需回山请教师尊罗真人。因事态紧急,未来得及向父亲当面说明情况,让孩儿代他向父亲辞别。”

刘瀚面带不愉:“只怕道长误了时辰。”

刘瑜呵呵笑着:“父亲放心,一清道长定能如约而至。”

话音未落,只听外面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瑜弟,我回来晚了。未能及时看望瑜弟。”听得这话,刘瑜嘴角微微扬起。

未见其人,笑语先至。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