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七章 诸子百家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一子落罢,韩非自顾自地说道:“我、我也不拐弯抹角,我出自法家,‘诸子百家’中的法家。可能公子觉得奇怪,虽与先人同名,但我确实是当年那位‘韩非子’的后人。”

听得韩非言语,看来他有轻微的口吃。刘瑜道:“原来是大贤之后,失敬失敬。”

“不知公子对天下大势有何看法?”又一子落定。

见韩非如此开门见山,刘瑜知这是对自己的考验。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哦?”韩非又轻描淡写地落下一子,不慌不忙地品了口茶。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今帝。先帝孝桓皇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孝桓皇帝崩,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公子对近十几年灾异有何看法?”

刘瑜看了看棋盘上的局势,道:“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

小心翼翼落下一子后,又继续说道:“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德殿中。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详,非止一端。”

“帝下诏问群臣以灾异之由。议郎蔡邕上疏,以为蜺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言颇切直。帝览奏叹息,因起更衣。曹节在后窃视,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于罪,放归田里。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说到这,刘瑜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所谓灾异,不及人祸。”

“看来公子认为天下即生乱象?”

“时百姓疾苦、民不聊生。中原有太平道人创立‘太平教’,又有蜀中‘五米道教’,此二教信徒众多,久必为患。”

韩非勾了勾嘴角,“此二教,皆是道教。”

“先生出自法家,子瑾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闻言,刘瑜说道。

“但说无妨。”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道家、儒家、法家都以显学行天下。直到秦孝公,商鞅变法,秦国终于靠法家统一天下。加上焚书坑儒,儒、道诸家都处于被打压的对象。然而,法家的无限压榨,终究激起全天下的反抗,秦二世而亡。法家由此衰落,儒、道二家开始百年争斗。有了前车之鉴,再加之定国之初民生凋敝,所以孝文皇帝、孝景皇帝采取了道家‘黄老无为’的思想来治国,并由此开创了‘文景之治’。”

“在这个时期,道家的发展是先于儒家的。但是随着国力的增长,孝武皇帝又是一个锐意进取的帝王,于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夫子改造过后的儒术认为,君主受命于天统治天下,百姓违抗君主便等同于逆天而行,是可以被剿灭的。至此、儒家取代道家。”

“可道家又岂会善罢甘休,于是道家开始结合方术与仙道,孝成皇帝永始元年,黄老学说的支持者甘忠可写了一本名为《天官历·包元太平经》的宗教经书献给皇帝。他在书中说汉家气运已完,应当重新受命于天,他想让黄老学说重回官方正统地位的目的不言而喻。然而,他的说法不但没有让孝成皇帝重回道家,反而将他以罔上惑众的罪名下狱。甘忠可的失败并未能让道家拥趸死心,既然道家学说从统治者身上显然已经行不通了,只能从统治的最底层入手。于是,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出世了。”

“擅长道家学说的太学生张陵自觉难有出头之日,索性弃了官职去汉中巴蜀一带游历。张陵认为这里是自己开宗立派的绝佳之地,便改名‘张道陵’,自称生于光武帝时期,是留侯张良的后裔,创立了五斗米道。而与张道陵的五斗米道用符水驱邪治病不同,大贤良师的太平道宣扬大洪水的末世言论,同时又说‘黄天’将会拯救世人。张角在传教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都是一些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和信念的穷苦百姓,所以他的理念很快在底层传播开来。”

“所谓‘苍天’是儒家‘天人感应’里的‘天’,而当立的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