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六十一章 再度乱入(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个女人手下的人,必能伸展在万夫之上。“惧内”一词始于专诸。

“第三位召唤候选人物——智伯瑶家臣豫让。”

豫让,姬姓,毕氏,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是晋国正卿智伯瑶的家臣。

晋出公二十二年,赵、韩、魏联手在晋阳之战中攻打智氏,智伯瑶兵败身亡,豫让为了给智伯瑶报仇,多次刺杀赵襄子,甚至用漆涂满全身使自己面目全非,吞炭使自己的声音改变,最后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为其所捕。

豫让临死时,求得赵襄子的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尔后伏剑自杀,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典故。

“第四位召唤候选人物——战国时期侠客聂政。”

聂政,韩国轵人,以任侠着称。

聂政年青侠义,因除害杀人偕母及姊荌避祸齐地,以屠为业。韩大夫严仲子因与韩相侠累廷争结仇,潜逃濮阳,闻政侠名,献巨金为其母庆寿,与政结为好友,求其为己报仇。聂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后,忆及严仲子知遇之恩,独自一人仗剑入韩都阳翟,以白虹贯日之势,刺杀侠累于阶上,继而格杀侠累侍卫数十人。因怕连累与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荌,遂以剑自毁其面,挖眼、剖腹自杀。其姊在韩市寻认弟尸,伏尸痛哭,撞死在聂政尸前。其事迹见《史记·刺客列传》。

“第五位召唤候选人物——战国时期刺客荆轲。”

荆轲,姜姓,庆氏,字次非。战国末期卫国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

荆轲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於期之头及燕督亢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太子丹不忍杀樊於期,荆轲只好私见樊於期,告以实情,樊於期为成全荆轲而自刎。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燕太子丹、高渐离等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与秦舞阳入秦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在交验樊於期头颅,献督亢之地图,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

荆轲刺秦王一事在当时乃至对后世都影响很大。《汉书·艺文志》杂家类有《荆轲论》五篇,是司马相如等论荆轲的作品。汉代画像石中也往往可见到以此事为题材的雕刻。晋陶渊明《咏荆轲》对他颇多赞扬。

“五名候选人物已报备完毕,请宿主去掉两人,开始召唤。”

“好嘛,五大刺客全乎了。去掉曹沫和专诸吧。”

“人才召唤中……恭喜宿主,获得战国时期刺客荆轲。武力:84,统率:56,谋略:73,政治:64。”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