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大军湿家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9章 因为黄乱懂兵法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见到黄乱大军撤退,徐晃也是稳重的没有追赶,一时间,城上城下欢呼声一片,全城的士气高涨,徐靖也是非常满意,徐晃不愧是他浪费了这么多的时间跑去绑来的良将,确实棒。

第二日,“主公,黄乱大军后撤了50里扎营。正在打造攻城器械。”斥候传来了黄乱的最新情报。

“山越自古以来不善于攻坚战,不过他们山林地形作战非常勇猛,我们要避其锋芒,可以在平原打阵地战,或者就是据城而守。”徐庶分析道。

“但是据城而守会有风险,若是山越绕过海昏,直奔北面而去,那我们如何是好?”郭嘉也是提出自己的看法。

“既然如此,我们就约战!只是怕这黄乱不会这么轻易接战。”徐靖听完了也是下定决心干他一票。

“主公勿忧,我们可以先派出我们的1000精骑兵,对黄乱大军进行袭扰,充分用好游击战术。时间一长,这黄乱自然受不了。”郭嘉笑眯眯的说道。

“这倒是可以,公明可敢领命?”徐靖说道。

“有何不敢!末将愿往!”徐晃坚定的回答道。

“公明将军可以多多袭扰黄乱大军的后方。”徐庶建议道。

“好,军师,主公,你们且看我的表演就是!末将这就去了!”徐晃步伐坚定的走了。

“这徐晃当真是一员帅才啊!将来未必不可为主公统兵数十万征伐一方啊!”郭嘉感叹到,对于徐靖的识人之明的认知更是上了一个台阶。

后面的几天,徐晃的骑兵也开始了他的行动,他牢牢把握了徐靖游击战的精髓,东打一下,西抢一下,搞的黄乱这边也是不厌其烦。

“这黄乱还没有进攻,只怕是后边还有援军吧?”徐靖也是担忧的问道。

“若是援军到了,恐怕就是决战的时候了。”徐庶说道。

徐靖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黄乱可是读了兵法的,他懂攻城的要义: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译文:我十倍于敌,就实施围歼,五倍于敌就实施进攻,两倍于敌就要努力战胜敌军)。他现在有两万人,对面有一万两千人,所以为了攻城,他需要再整来4万的大军,但是他搞不来那么多人,所以只能去老巢把家底掏空,满足人的两倍指标要求,这样就可以用最后一句兵法,跟徐靖决战,努力战胜敌军!

黄乱相信,兵法不会骗他,毕竟他前面十则围之用的非常之好,很多县城都是被他包围之后没多久就投降了。兵法真好用!

你要问黄乱从哪看了的兵法,这事有说头,曾经,黄乱还是个小朋友的时候,偷偷溜到附近的城里去,那儿有人在讲故事,好像是个孙子在讲故事,讲了什么眸宫,里面住了个什么人说了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其他还有很长一段,但是太难记了,所以他就记了这一句话(孙子兵法·谋攻篇)。

从此,他出门在外都会跟大家提一提这句话,一般他直接就说,孙子说了:用兵讲究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嘿,硬是没让人听出一点毛病,甚至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这不,混上了山越的大帅了。

可惜,他不知道,这篇兵法前后还有更精髓的东西。

虽然徐晃的骑兵疯狂的袭扰着他,但是他也没有丝毫担忧,他坚信,只要他剩下的四千大军到了,就能全歼敌军了。

黄乱的大军是出发了,但是那伙大军被徐晃给袭击了,跑的跑,散的散,就剩1000多残军来到了黄乱这儿。

徐靖本来都收到了黄乱发来的战书了,准备跟他决战了,郭嘉和徐庶也是详细的商量过了,定计用火牛阵,牛都去借来近一百头了,结果黄乱撤了,撤回南昌县去了。

这仗打的,莫名其妙的。

后来徐晃回来了,带了1000多俘虏,徐靖还是非常懵逼:“不对啊,就算这4000援军没了,他还有大军,他为什么要这么怕,直接就撤了?是在诱敌深入吗?”

徐庶也是摸不着头脑:“根据斥候传回来的消息显示,黄乱大军并没有设伏什么的,我们没有追击,他们还是自顾自跑,估计是真的撤退了。”

“可是他为什么要撤退啊。山越大军作战能力强,我们这边还有几千郡兵,只有几千长沙精锐,没道理跑了呀,何况下战书了都。”徐靖想不通,郭嘉想不通,徐庶想不通,只有黄乱知道,兵法不可违。

“再探再报。”徐靖无奈,只能是让斥候加大探查力度,不知道这个黄乱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对了,奉孝,有没有潘璋的消息,这小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