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7章 他如何号令天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给荀彧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

“主公,计算上这三万石粮食,再加上徐晃将军的帮助,可以再增加两千士兵,总共可达四千人!”

“好的,那公明先招募四千人,等南阳丰收了,再扩编至六千!”

张易应声道。

徐晃再次抱拳表示赞同。

看着手下文武官员,张易显得志得意满。

加上五路军、背嵬军的陌刀兵和狼骑部队,以及龚都的两千余兵马,如今张易已经统领了一支规模超过六万的大军。

“各位,我们目前已有超过六万人马,力量强大,那么接下来应该采取何种军事行动呢?”

“是要北伐,还是南进?或者东向发展,甚至借道荆州图谋益州?”

“大家都可以自由发言。”

“主公,现在的形势还未明朗,不宜轻举妄动,因为皇室还在,目前仅仅是出现混乱的迹象。”

刘伯温走出人群,开口道。

“属下赞成。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强化装备、补充训练,准备随时应对国家号召,当各地诸侯联合起来征讨董卓时,那时的皇家命令将形同虚设,诸侯争霸的局面就会随之而来了。”

荀攸也附和道。

张易微微点头。作为一个从现代穿越而来的人,他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因此急切地想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但手下的官员们却并不具备这种预见性。

即使像刘伯温、岳飞、薛仁贵这些有着特殊身份的人,他们也只有东汉时期的认知,无法预见到未来的发展。

,!

“大家说得都十分有道理,是我太急于求成了。既然这样,就让我们加强军备,做好战斗准备!”

张易果断做出决定。

“主公,不久前有人企图 董卓,这使得他的威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将来如果有谁提议征讨董卓,最先发声的可能是袁术或袁绍!”

荀彧站了出来进行分析。

“我与袁术和袁绍都曾有过一面之缘,两人虽然与曹操作交好,然而袁术素来瞧不起非嫡出的袁绍,必然会在后者之前提议讨董,以积累个人声望。”

“一旦袁术有意图行动,那么布置在其周围的白虎军将成为他的一大制约因素。”

听完这话,荀攸笑了笑,“呵呵呵,主公,我们的粮草供应不足,不如找个理由向袁术借一些?”

众人一听,也理解了这个策略。袁术若要动员各路军队讨伐董卓,必然需要确保张易能服从大局,不然张易坚决对抗袁术,他如何号令天下?

“对啊!如果他希望我们撤离,就必须先给我们提供金钱和粮食才行!”

李嗣业挥舞着拳头,表态说。

“除非他愿意看到袁本初抢先一步成为英雄!”

魏延也表达了相同的意见。

张易正准备随声附和,突然听见有侍卫大声报道:“报告!”侍卫匍匐在大堂前方,提高嗓门:“禀主上,袁术部下长史阎象请求见面!”

“哈哈,真是说谁谁到啊……”张易及时收住了话尾,本打算开个玩笑,却随即想到此刻身处东汉,这样说确实不太合适。“说起袁术,这袁术果然立刻就派人过来了,让他进来吧!”张易命令道。那位侍卫立即起身离去,很快带进了一个年约四旬、身穿正式朝服的男子,他正是阎象。

阎象步入大堂,扫视一周,看到张易府邸文官武将云集,心中不免泛起了波澜。这次他的任务是向张易寻求妥协,但事态的发展难以预料……

“见过张大人!” 阎象深深行礼。面前这位十七岁的青年,却展现出非凡的才能,去年还打败了他的主公袁术以及对手孙坚,值得自己以平等的态度对待。

“袁术让你来,到底有何目的?”张易质问道。

“回大人,我的主公派遣我前来,是为了提议暂时停战,等成功营救陛下后,他定会亲自给大人一个交代!”阎象谨慎回应。“希望大人能够明鉴,张老大人确系孙坚所害,这一切与我家主公无关。”

董卓的行动极为迅速,已经通过伪诏要求袁术交出孙坚的人头作为赎罪,否则便要兴师问罪。为了应对这一局势,袁术采纳了阎象的建议,以袁家显赫的门第为号召,邀请各路英雄共同对抗董卓。不过,这计划并非一帆风顺——一旦公开号召,则必须发兵行动;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旁又有张易虎视眈眈。袁术怎能坐视不理?

考虑到这些复杂的局面,阎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