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连带几大罐豆油和家信送到了京城他爹,余侍郎余府。
余侍郎这一支是余氏家族众多旁支中的一支,小时候家境也普通,点灯苦读的时候也是知道灯油的金贵的。他不像妻子对庶子心怀敌意,反而很看重余子阳这个争气的庶长子。看到儿子写信说搞出豆油惠及百姓,又在任上做出成绩很是高兴,当晚就写了折子,连带着儿子的那份一起递了上去。
没几天皇帝就看到了这封折子,当即大喜,招余侍郎觐见。余侍郎已经在家试过豆油,此时便带了一罐子进宫,把家信上说的更详细的消息细细和皇帝禀告一番,又拿出豆油给皇帝看。
皇帝当即就叫了御医来查看,又着人去做菜试吃,最后见果然如折子中所述,虽然香味比菜籽油略淡,但御医也证实此油对人体无害,反而有助于身体健康。
这是有利民生的好事,朝廷当然要推广。皇帝对温月和余子阳都大加封赏,虽然因为余子阳才上任半年不好升职,却也记下一功,又招户部商议推广豆油和开荒种豆的事,这就是后话了。
说回玉新县这边,温月也知道她吃下邻近几个县和府城的部分用油量已经差不多了,再多手也没那么长。
她在酒仙楼定了位置,请了那些也想要进入豆油市场的商户,大大方方的说明了大豆榨油和菜籽油是相仿的,只是工艺流程略有差别,另外她也改进了榨油机,可以提高产量和减少劳动力。只要从她这里订购榨油机子的人,都可以免费获得一份大豆榨油的工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