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之现代修真录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3章 侯府庶女21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奏折花了几天到达京城,今年雪灾的范围不小,很多地方都上了折向朝廷诉苦,请求赈灾拨款,减免税赋。户部看到又是山洪,都不想往上递了,突然发现有说到泄洪渠的事,又忍不住看了下去,毕竟这钱还是从他们这拨出去的,不得看个结果?

一看内容,嗬,还算好啊。

虽然是百年一遇的雪灾和山洪,但受灾竟然并不严重,先前那个雪屋的奏折,他们过完年才看到,还下发了地方让大家学习。现在这个泄洪渠虽然没完全建好,但确实汇聚了山洪,减弱了灾情,大湖的水位也可以监测,能提前通知人们撤离。

把这算是好消息的报灾折子递上去,皇帝也不知道该不该高兴。最后朝臣们讨论一番,还是定性为好事,毕竟这说明泄洪渠是有用的,以后面对可怕的山洪也算有了对策。

又下旨褒奖一番,并优先拨了款给玉新县赈灾,又免除一年赋税,还督促今年要抓紧修好泄洪口,完成全部工程。

余子阳见山洪过去,各地也恢复生机,人们开始重新修建家园,准备春耕,总算松了一口气。只要人还在,百姓勤劳肯干不怕吃苦,日子总能过好的不是?

温月却没那么容易松气,后面还有个瘟疫呢?

虽然在雪灾和山洪的过程中避免了很多人的死亡,但她不敢小瞧剧情的作用,谁知道这瘟疫是不是因为死人太多呢?也有可能是别的渠道。

于是她搬出医书,隐晦的提示余子阳,灾后容易发生瘟疫,也许是因为人或动物的尸体没处理好,也许是因为什么病灶被水冲出来,要注意防范。

余子阳现在已经对他夫人的话深信不疑,立马就下达通知到各里各村,灾后注意病灶,防范瘟疫,一有疫情立即上报,不要害人害己。

玉新县的百姓也对这个知县很是信服了,前两年带他们种豆种瓜开鱼塘,今年又带他们度过雪灾和山洪,也不强征滥收,这么好的知县当然要信,都听从指示,让各家防病防疫。

但十几日后,红山村还是有人患病,有人怀疑是瘟疫上报了县衙。

据说患者呕吐、腹泻、脱水兼具发热,且基本都是全家都病了,瘟疫特征十分明显。那家人本还瞒着,但被村民发现,上报给村长,村长又赶紧上报县衙。

余子阳听说后,第一时间封锁了红山村,自己也准备立马赶去看情况。这一次,温月也要求同行。

余子阳当然不会同意,但温月说:“你忘了我写的瘟疫措施了?忘了我看那些医书了?我能帮忙确定传染途径,也能帮你推广措施,安定民心,我保证不接触病患,只询问其他村民情况,让我去吧,好不好?”

顿了顿又道:“你若不让我去,我就等你走后再跟上去。”

余子阳无奈,他真的拿他夫人没办法啊,说理本就说不过,人家还会耍赖。

温月就这样成行了。

她带着丫头们连夜赶制口罩,没有棉布,只能用细麻布制作,感觉麻布的空隙太大,中间还加了两层丝绸,可说是十分奢侈了。第二天又带了自己写的措施和几本医书,还有很多生石灰和艾草装车,都是去年就让人开始收集的。

兰心和荷心也说要一起去,温月都有点感动了,她觉得自己不知道怎么和古代的下人相处,平时常把她们支开自己一个人待着,结果她们还是一心跟随。最后温月只带了兰心,荷心留在家里照应。

余子阳安排好县衙的事,让县丞暂时代理县务,又说好会每天派人回来报信,让人把红山村的情况每天公告,避免民众恐慌。同时,也让县城和其他村的人开始防范瘟疫,就用温月写的那份《瘟疫防范及救治措施》。

这次同去的有六个大夫以及他们的药童,不得不说大夫在这个时候真的值得敬重,他们明知此去生死难料,却还是恪守自己的职业操守。另外就是十二个衙役和余子阳夫妻,还有南墨和兰心。

温月先给众人都发了口罩戴上,几个大夫都对这口罩的样式很好奇。带面巾预防过病气是常有的,但古代的面巾就是在两耳上挂一块布,遮住口鼻,却没有这个口罩的严密和方便。

马车慢悠悠走了大半天才到红山村,路口已经用石块封堵,只许进不许出,村民们十分恐慌,以为自己整个村都要完了。

其实温月也很害怕。她还看了系统商城,里面有一个叫“春华丹”的,据说可以治99%的病症,如果吃了这个应该没事的。但要80积分,她只有65积分啊。

她问系统:“如果这次任务失败会怎样?”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