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父季母想想也是,明知道女儿嫁出去要吃苦,为什么还一定要嫁?家里也不是养不起。就算在这村里待一辈子,家里这些人也都不会有意见,那她不愿意也就算了。再说了,就像女儿说的,说不得以后家里能回京城呢。
老三也是同理。问了他的意见,他现在也不想娶亲,这件事就暂时搁置了。反正也不算很大呢,过两年再说也行。
尼可在季家热热闹闹的过了新年才离开,村里也都喜气洋洋,感觉日子很有盼头,以后每个月卖砖胚都能赚几百文呢,等五年后变成良民,不但有房有田,兜里还有钱,还有比这更美的日子吗?
就在大家都充满干劲的时候,今年的服役令下来了。去年第一年是考虑大家都要安家,就只安排了修建村道。今年每个成丁,都要服三个月的苦役。有老弱实在不能服役的,可以交钱抵役,但每家不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
那季家10口人就只能免三个,大家都同意免掉祖母,季母和温月三人,祖母和季母是年纪大了,温月是还没出嫁的小姑娘。温月不同意,要让给张姨娘,虽然季家习惯了把她当妾,但温月还是把她当长辈的,而且她去服役,三哥该多不放心。
温月主动提了张姨娘,大家这才想起她也算个长辈,温月又主动让了,也不好再反对,最后就这么定了,三哥感激的看着温月,温月只朝他笑笑。
这次服役是修路,要从広州一直修到翼州,时间是半月后。家里人也不是同时去,地还得种呢,只能分两批去。想到修城墙的苦,大家都尽量多准备东西,什么吃食,药物,被褥等一一准备,即使如此,还是个个都愁眉苦脸,担心去服役的人会出事。
就在这种压抑的气氛中,日子一天天近了,就在要出发去服役的前一天,乔谨丞来了。
乔谨丞不是一个人来的。他带着朝廷宣旨的官员,带来了皇帝的旨意,季家被赦免了!不光被赦免,还赐了温月一个“广安乡郡”封号,同时赐还了季家被抄没的家产以及広州附近的一千亩良田。
温月却注意到,圣旨中几乎没提到乔谨丞,只说了他治下有功,功劳全都给到季家的,不禁有些感激他。
季家本来还带着忐忑接旨,听到旨意说是因温月上贡了新发现的高产粮食——土豆,才终于高兴起来。他们被赦免了!从此以后不再是犯人身份,也不用去服役了!
季家人接旨谢恩之后,尽皆喜极而泣,从此之后,他们又是良民了,要回京城也是很容易的事。不过大家都觉得岭南很好,除了路上的艰辛和那片瘴气林的危险,在这住着也不错。而且季父也不想回京城去,以他的医术,回京后又难免牵扯入豪门甚至宫廷的争权夺势,躲都躲不开。
商量一番后,大家都打算去広州城安家。虽然坑尾村也很好,他们还有了新房子,但这毕竟是流放村,他们继续住就不合适了。这里以后就做个别院吧。
等送走了宣旨的人,乔谨丞却留了下来。他示意温月跟他出去,两人便沿着河岸,缓缓而行。
走了一会,温月先开了口:“多谢你。”
乔谨丞嘴角含笑:“什么?”
“我不知你会以我的名义上贡土豆,帮我们家获得了赦免,不该多谢你吗?”
两人见面常常互怼,第一次见温月这么认真的谢他,乔谨丞竟有些不好意思:“咳,没什么,是你应得的。对了,之后有什么打算吗?”
温月想了想:“还得看家里人。不过我可能会去我的赐田吧,哈哈,以后我也是大地主了。”
乔谨丞目光微闪:“就一直在赐田?”
温月眨眨眼:“恩……我爹和大哥可能还是会从医吧,我想跟着他们好好学,以后也可以做大夫,专门给女子看病,如何?”
乔谨丞突然往前一步挡住温月的脚步,低头看着她,眼中笑意愈盛。温月差点没刹住脚撞上去,本来还有点莫名奇妙的看着他,两人就这么对视了一会,温月似乎有点懂了,脸也慢慢泛上薄红,只还嘴硬道:“你,你作何挡住我?”
乔谨丞微微一笑,拉着她坐在河边的草地上,望着潺潺的流水,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轻笑出声。
温月莫名奇妙的看他,他也笑着看过来,说:“我突然想起第一次见你的时候。”
“什,什么第一次见?”
乔谨丞伸手,从靴子侧面抽出一把匕首,露出上面的“月”字,问:“这不是你的吗?”
温月睁大了眼,想起自己那时候为了引那山贼扑上来,各种羞耻作态,不知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