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找一块凹凸不平的石头将就用着,后面再让石匠来家里做个小型的石磨,也方便日后磨豆子了。
等把所需的东西准备好,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
盛屏拿了大木盆,带上油布手套,把魔芋切成小块,开始操作。
一通埋头苦干,再抬头天都黑了,魔芋豆腐总算是做出来了。
柳大娘看她从昨天忙到今天,可算是做成了,打趣的问她,“这个魔芋豆腐,怎么吃啊?”
盛屏从大铁锅里拿出一块,切成薄片,“用腊肉炒。”
柳大娘捧场大声应道:“好。”
晚饭这盘菜端上桌,两个孩子一时没有动筷。
他们是看着它从其貌不扬的扁圆球变成一道菜的,熬煮的过程中味道并不好闻,他们也就自然的认为这东西不好吃。
可是看其他人吃得津津有味的,好奇起来,夹了一小块吃进嘴里,虽然没什么特别的味道,但也不差,便正常的吃起来了。
一颗大魔芋制成的魔芋豆腐,数量惊人,现在没有冰箱,与其放在家里变质,不如拿出去送人。
第二天盛屏留了两块,剩下的给荣二叔、荣钱儿、荣贵、荣福和文杏家各送了两块,还跟他们说了做法。
送完东西回到家,盛屏架起小炉子,把魔芋切成薄片,用竹签串起来烤,快熟时撒上盐和花椒面。
小苗吃得摇头晃脑,“比炒着好吃。”
云云也是这样觉得的,只是她不是很能吃麻,所以只吃了一块,焦红锦和柳大娘也吃不了太麻的,她就只给她们撒了盐。
盛屏吃得挺开心的,也挺遗憾的,要是有泡菜裹在里面烤,那味道才是最正宗的。
说起来这边有腌笋、腌黄瓜、腌菜,泡菜却没有。
泡菜并不难做,难的是没有合适的用来做泡菜的菜,比如红萝卜、胡萝卜、豇豆,但是也有大蒜、姜、刀豆和白萝卜,这些应该也是能用来做泡菜的,尤其是姜,泡椒仔姜炒猪肝可是一绝。
只是这些菜暂时都没有,倒是可以提前规划起来,至于泡椒,辣椒是肯定没有的,那山椒呢?
盛屏记得野山椒是本土的植物,或许山上能有?她越想越觉得可能有,就去厨房拿了竹篓出门上山寻找。
今天两个孩子都去田里玩儿了,没空做她的小尾巴,正好也省得她一边爬山一边担心他们的安全问题。
家后面的山,盛屏是上不去的,她绕着走了好远,才找到一处上山口,她小心避开山脚的捕兽夹,攀着两边的树枝进了山。
这里显然经常有人来,有一条蜿蜒却清晰的走道。
这时正是山里万物生发的好季节,花草茂盛,她一路看到不少盛开的花,有喜欢的就挖了放进背篓,正好可以用来装饰院子。
她一路往前走,遇见了不少村里人,有热心的告诉她哪里有菌子可以捡,她就跑过去,看到了一大片的金针菇,粗壮金黄,再往前走又看到了平菇,这就比她在超市见过的小很多,毕竟是野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