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5章 你这是准备打大仗啊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众人听说对着天空开几炮就能降雨,他们是一万个不相信。

朱雄英笑了,抬头看看天空,刚好云层比较厚,适合人工降雨的条件。

他带着众人来到西安布政使衙门的广场上,亲自调整高射炮的角度。

“轰轰轰。”

对着云层就射了四发炮弹。

震耳欲聋的声音把众人吓了一跳,没多大一会儿,刚刚还天气晴朗的天空突然就下起了大雨。

“下雨了!真的下雨了!”

“殿下真是神仙降临!”

“我陕西百姓有救了!”

“殿下威武!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周围的官员激动地跪倒在地,顾不得大雨淋湿了身体,高声呼喊着各种口号。

朱雄英大手一挥,从空间里拿出一把大伞,撑着伞,扶着太子朱标和太子妃常氏,回到布政使衙门。

接着,各级衙门安排人,立即将太阳能抽水机送回去,在渭河等河流中抽水灌溉农田。

一半司机,开着架着高射炮的皮卡车,奔跑在官道上,寻找合适的云层。

安排好陕西的事情之后,常氏和朱允熥驾着直升机,飞往山西太原,用同样的方法,迅速布置抗旱救灾。

仅仅一天时间,就解决了蝗灾,仅仅十天时间,陕西和山西各地就下起了不同程度的雨水,大大缓解了旱情。

众人乘坐飞机,回到京城。

朱元璋大喜,现在他终于完全放下了心。

对于古代的皇帝来说,天灾是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但现在,他再也不怕了。

他现在也终于知道常氏的重要性,经常召常氏和太子朱标、太孙朱雄英一起到御书房议事。

“常氏,雄英,能不能想办法,给每个省配备一批人工降雨的高射炮?给每个府县配备一台电报机?”

常氏点点头。

“父皇,这些东西在后世大批量弄也不是太容易,我尽快想办法,一步步来。”

朱雄英说:

“皇爷爷,我们尽快弄一大批挖掘机,先把各地的官道整修一下,以便一旦有事,可以快速响应。”

“现在水泥厂已经在开始生产,我们从后世也弄了大量的水泥,可以先修建几条主要的水泥公路。”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

“只是,大范围修建公路,又要耗费极大的民力。”

朱雄英笑道:

“有了挖掘机,就不需要耗费太多民力,何况,没有劳力,我们就可以从倭国抓啊,那里有一千万人口呢。”

朱标也说:

“运河即将完工,那里有十万倭寇劳工,也可以接着修公路。”

通过这次抗旱救灾,朱元璋终于明白了公路的重要性,点点头。

“好,水泥也没有这么多,先修几条主干道,其它地方,还是要各省适当整修原有的官道吧。”

“我们来商量一下,先修哪几条?”

朱雄英摊开地图,在南京到北京,南京到兰州,南京到南宁画了三条线。

“皇爷爷,先修这三条吧。”

朱元璋一看,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笑道:

“雄英,你这哪里是修公路啊,你这是要打仗啊。”

朱雄英笑了笑,拱手道:

“皇爷爷英明。”

“到北平的公路,是为了打蒙古,到兰州的公路,是为了收复西域,到南宁的公路,是为了安南、暹罗、缅甸等中南半岛。”

“孙儿建议,先修到广州和南宁的公路,尽快把南洋拿下来,那里不但有数不清的黄金,还有丰富的粮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应对接下来的对外扩张,孙儿建议,在以下几个地方大量移民屯垦。”

“西部的河西走廊和河湟谷地、西北的河套平原、东北的辽河平原、南部的海南岛。”

朱元璋现在觉得自己有点跟不上节奏。

“雄英,同时在四个边疆地区移民屯垦,谈何容易?”

朱雄英笑道:

“皇爷爷,您又忘记了,我们现在有充足的黄金,可以在后世购买大量的挖掘机和拖拉机。”

“无论是兴修水利、修建公路和房屋,还是耕地,都很容易。”

“我们其实不需要移民太多,多购买一些旋耕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建设现代化大农场,不需要太多人,就可以耕种大量的土地。”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