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发展与危机
击退曹操的三路大军后,荆州城内一片忙碌景象。林小羽深知,此次胜利只是暂时的,若要在这乱世之中长久立足,必须全面发展自身实力。
在城中的议事厅内,林小羽召集众将与谋士商讨发展大计。诸葛亮率先发言:“主公,如今荆州虽暂保无虞,但曹操必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当趁此间隙,大力发展农业与商业,充实府库,同时扩充军备,训练精锐之师。”
林小羽点头称是:“孔明先生所言极是。农业乃国之根本,可传令下去,鼓励百姓开垦更多荒地,兴修水利设施,提高粮食产量。对于耕种积极且成果显着者,给予奖励,以激发百姓的积极性。”
庞统接着说道:“主公,荆州商业亦有很大潜力。此地交通便利,可设立集市,吸引各地商旅前来贸易。同时,规范商业税赋,既能增加财政收入,又不至于让商家因过重赋税而却步。”
林小羽思索片刻后道:“士元此计甚好。就由你负责商业发展之事,务必做到公平公正,繁荣荆州商业。另外,关于军备扩充,子龙将军,你经验丰富,可多选拔一些有潜质的青年才俊,加入军队,按照我们之前的训练方法,严加训练,打造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劲旅。”
赵云抱拳领命:“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主公厚望。”
在众人的努力下,荆州的发展逐渐走上正轨。农田里,百姓们辛勤劳作,新垦的土地上种满了庄稼,水利设施的完善使得灌溉更加便利,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城中的集市也日益繁荣,来自各地的商品琳琅满目,商家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商业税赋源源不断地流入府库。军队方面,赵云精心挑选并训练新兵,同时加强对原有军队的战术演练,荆州军的战斗力有了显着提高。
然而,就在荆州蓬勃发展之时,东吴方面却出现了一些变故。孙权身边的一些谋士,见荆州在林小羽的治理下日益强盛,心生嫉妒与疑虑。他们向孙权进谗言,认为刘备军在荆州的势力不断扩大,迟早会威胁到东吴的安全,主张东吴应采取措施,限制荆州的发展。
孙权本就对荆州之事心存犹豫,经谋士们这般蛊惑,心中的天平渐渐倾斜。他开始减少与荆州的贸易往来,并且在边境增兵布防,气氛逐渐紧张起来。
林小羽得知东吴的变化后,心中忧虑。他深知孙刘联盟的重要性,若此时联盟破裂,曹操定会趁机各个击破。于是,他决定亲自前往东吴,与孙权面谈,消除误会。
诸葛亮劝阻道:“主公,此去东吴,危险重重。孙权如今已对我们心生猜忌,万一他听信小人之言,对主公不利,如何是好?”
林小羽微微一笑:“孔明先生不必担忧。我相信孙权并非不明事理之人,只要我坦诚相待,向他表明我们的立场与诚意,或许能化解这场危机。况且,如今荆州与东吴互为唇齿,他不会轻易与我们决裂。”
在众人的担忧中,林小羽带着少数随从踏上了前往东吴的旅程。抵达东吴后,林小羽求见孙权。孙权虽心中疑虑,但还是决定接见他。
在会面中,林小羽开门见山地说道:“吴王,我知近日东吴对荆州多有猜忌,我此次前来,便是想消除误会。荆州虽在发展,但绝无威胁东吴之意。曹操才是我们共同的大敌,若此时孙刘联盟破裂,曹操得利,东吴与荆州皆难保全。”
孙权面色凝重:“林将军,非我东吴不讲信义。只是你荆州发展迅猛,我东吴上下难免担忧。且荆州本就是东吴借与刘备,如今刘备却似有占据之意,这让我如何放心?”
林小羽解释道:“吴王误会了。荆州之事,我主刘备一直心怀感激。待时机成熟,我们定会归还荆州。如今我们全力发展,也是为了更好地对抗曹操。若东吴有任何需求,荆州定当全力相助,绝不含糊。”
孙权沉思良久,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散,但见林小羽言辞恳切,态度真诚,也不好当场发作。“林将军之言,我记下了。此事关系重大,我需与群臣商议后再做定夺。”
林小羽在东吴等待孙权的答复期间,暗中观察东吴的局势。他发现东吴内部并非所有人都主张与荆州为敌,鲁肃等一些有远见的大臣依然支持孙刘联盟。于是,林小羽与鲁肃会面,详细商讨如何巩固联盟之事。
鲁肃道:“林将军,我东吴与荆州联盟,本是明智之举。只是如今各方利益纠葛,才致使局势复杂。若想稳固联盟,需双方坦诚相见,互相让步。”
林小羽深以为然:“子敬所言极是。我荆州愿在一些事务上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