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联盟裂痕与西进战略
赤壁之战的硝烟渐渐散去,林小羽深知,此刻虽取得阶段性胜利,但局势依旧危如累卵。联军内部的嫌隙,如同隐藏在暗处的礁石,随时可能让这艘看似坚固的联盟巨轮触礁沉没。
江东军营之中,周瑜正与几位亲信将领密谈。“那林小羽于赤壁之战中收获颇丰,如今在荆州等地威望日盛,长此以往,必成江东大患。”一位将领忧心忡忡地说道。周瑜微微皱眉,他心中对林小羽的才能自是钦佩,可身为江东大都督,不得不为东吴的长远利益考量。“且先观其行,若有不轨之心,我等亦不能坐视不理。”周瑜沉声道。
林小羽亦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暗流涌动,他决定主动出击,化解危机。于是,他亲赴江东,面见孙权。孙权坐于大殿之上,神色威严中透着一丝疑虑。“林公此来,所为何事?”孙权问道。林小羽抱拳行礼,诚恳说道:“孙将军,林某深知将军与江东诸公对我心存疑虑。然林某一心只想匡扶汉室,荡平乱世。赤壁之战,若无江东鼎力相助,林某绝无此胜绩。今曹操虽败,然其势力仍强,若此时我等自相猜忌,岂不正中曹操下怀?”孙权听后,微微点头,却未言语。林小羽见状,继续道:“林某愿与江东订立长久盟约,相互扶持,共同进退。且林某有一西进战略,若能成功,既可削弱曹操,又可为我等开拓疆土,不知将军意下如何?”孙权来了兴趣,示意林小羽详细道来。
“曹操新败,其北方防线虽暂时稳固,但关中地区兵力相对薄弱。林某欲率本部人马西进,夺取益州刘璋之地。刘璋暗弱,其地虽险,然兵少将寡,不足为惧。待拿下益州,便可与江东形成掎角之势,两面夹击曹操。且益州富足,可为我等提供充足粮草与兵源。”林小羽目光坚定,侃侃而谈。孙权沉思片刻,觉得此计可行,且林小羽主动提出西进,远离江东势力范围,也可暂解心中疑虑。“林公此计甚好,只是林公西进,所需粮草物资,江东可助几何?”孙权问道。林小羽笑道:“些许粮草物资,林某自行筹备即可,不敢劳烦江东。只愿将军在林某西进之时,为我稳住后方,牵制曹操。”孙权点头应允,两人达成共识,联盟危机暂时得以缓解。
林小羽回到荆州,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西进事宜。他召集众将,商议作战计划。“此次西进,我军需速战速决。刘璋虽弱,但益州地势复杂,易守难攻。我军当分兵三路,一路由我亲自率领,从荆州出发,沿长江而上,直取江州;一路由张飞将军率领,从陆路进军,夺取巴西郡;另一路则由赵云将军率领,绕道南中,奇袭成都后方,使其首尾不能相顾。”林小羽站在地图前,部署道。众将齐声领命,各自回营准备。
在军事准备的同时,林小羽也不忘安抚荆州百姓。他深知,百姓的支持是战争胜利的基石。于是,他下令减免荆州赋税,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又在城中开设学堂,传授知识文化,荆州之地一片繁荣景象,百姓们对林小羽感恩戴德,纷纷踊跃参军,为其效力。
建安十六年秋,林小羽率领大军正式西进。江水滔滔,战船如林,林小羽站在船头,望着前方的茫茫征途,心中豪情万丈。大军一路西进,势如破竹,很快抵达江州城下。江州守将严颜,虽年事已高,但英勇善战,坚守城池,拒不投降。
林小羽见江州城防坚固,强攻必然损失惨重,于是心生一计。他命士兵在城下高喊:“严颜将军,刘璋昏庸,益州百姓苦不堪言。我军乃正义之师,前来解救百姓。将军何苦为刘璋卖命,若肯归降,必当厚待。”严颜在城上听闻,心中冷笑:“竖子,妄图用此等言语劝降老夫,痴心妄想。”
然而,林小羽并未放弃,他深知严颜为人忠义,若能将其收服,必能为己所用。于是,他亲自写了一封书信,绑在箭上,射入城中。信中言辞恳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严颜阐述了自己的抱负以及对益州百姓的关怀。严颜看了书信后,心中有所动摇,但仍犹豫不决。
此时,林小羽探知严颜与城中一位名士关系甚笃,便派人将这位名士请来,让其劝说严颜。在名士的苦苦劝说下,严颜终于下定决心,开城投降。林小羽大喜,亲自出城迎接严颜,待之以礼。严颜被林小羽的诚意所感动,从此忠心耿耿地追随林小羽。
拿下江州后,林小羽继续挥师西进。张飞一路在陆路亦是进展顺利,连克数城。赵云率领的奇兵也成功绕道南中,对成都形成了威胁。刘璋在成都城中惊恐万分,他本以为凭借益州的天险可以高枕无忧,没想到林小羽的军队如此勇猛。
面对林小羽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