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笑道:“林先生所言不差。然东吴亦需考虑曹操之威胁。只要我等向周瑜都督阐明利害,再许以一些好处,或可暂时稳住东吴。”
林小羽无奈地摇摇头:“也只能如此了。只希望在这期间,曹操不会有大的动作,给我们足够的时间来处理联盟之事。”
诸葛亮望着远方:“曹操经此大败,元气大伤,短时间内难以恢复。我等当抓紧时间,扩充实力,以应对未来之变数。”
林小羽与诸葛亮商议完后,又去见周瑜。他将诸葛亮的想法告诉周瑜,并分析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周瑜听后,沉默良久:“子羽,吾亦知孙刘联盟之重要。但东吴不能在荆州之事上让步太多。刘备若在荆州势力过大,日后必成东吴大患。”
林小羽道:“公瑾,我有一计。可令刘备驻军荆州,但军政大权由东吴掌控。如此一来,既限制了刘备的发展,又可让东吴在荆州占据主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周瑜眼睛一亮:“此计甚妙。只是刘备未必肯答应。”
林小羽笑道:“公瑾可与刘备商议,若他不同意,东吴便减少对其的支持。刘备此刻尚需仰仗东吴对抗曹操,他会权衡利弊的。”
周瑜点头:“好,就依子羽之计。吾这便去与刘备商议。”
在林小羽的周旋下,孙刘关于荆州之事终于达成了一个暂时的协议。刘备驻军荆州,但军政大权由东吴掌控。虽然这个协议并不完美,但至少暂时稳住了孙刘联盟。
然而,林小羽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随着各方势力的发展,三国之间的局势将更加复杂。他必须不断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现代知识,在这乱世中谋求生存与发展,同时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小羽在东吴协助周瑜训练水军,加强东吴的军事力量。同时,他也关注着刘备在荆州的发展以及曹操在北方的动静。
一日,周瑜找到林小羽,神色有些凝重:“子羽,吾得到消息,曹操在北方广招贤才,厉兵秣马,似有再次南征之意。”
林小羽心中一紧:“曹操恢复如此之快?看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公瑾,东吴水军可准备就绪?”
周瑜道:“水军已颇具规模,但仍需进一步训练。吾担心曹操此次南征,会有新的计谋。”
林小羽沉思片刻:“公瑾,曹操经赤壁之败,当知水军之重要。他或许会在水军建设上加大投入,同时改进战术。我们需提前做好应对之策。”
周瑜点头:“吾已派人打探曹操水军的消息。子羽,你可有什么想法?”
林小羽道:“曹操新败,其士气低落。我等可先派人骚扰其北方边境,使其疲于应对。再加强长江防线,以防其突然南征。同时,可与刘备商议,共同出兵,先发制人。”
周瑜道:“先发制人虽有风险,但不失为一计。吾这就去与刘备联系,商议出兵之事。”
林小羽望着周瑜离去的背影,心中明白,新一轮的战争即将来临。赤壁之战的胜利成果能否保住,孙刘联盟能否继续维持,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而他,只能在这乱世中,凭借自己的力量,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三国传奇。
随着周瑜与刘备的商议,孙刘联军决定再次联合出兵,北上攻打曹操。林小羽随军出征,他深知此次出征的重要性与危险性。
大军出发之日,林小羽站在军阵前,望着士气高昂的士卒,心中默默祈祷。这一战,将决定三国未来的走向,他不能有丝毫懈怠。
“子羽,此去北伐,吉凶难料。但有你在,吾等心中稍安。”周瑜骑马来到林小羽身旁,说道。
林小羽笑道:“公瑾,你我并肩作战,定能克敌制胜。曹操虽有准备,但我等亦非昔日可比。”
大军缓缓向北推进,一路上,林小羽与周瑜等人商议作战策略,根据探马传来的消息,不断调整行军路线与战术安排。
当孙刘联军逼近曹操势力范围时,曹操早已严阵以待。他深知此次联军来势汹汹,不可轻视。
“林小羽,周瑜,你们竟敢再次犯我边境。此次,吾定要让你们有来无回!”曹操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的联军,大声喝道。
林小羽望着曹操,心中并无惧意:“曹操,赤壁之败,你难道还不知悔改?今日,便是你覆灭之时!”
两军对垒,大战一触即发。林小羽知道,这将是一场极其惨烈的战斗,他必须全力以赴,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带领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