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变局前夕
林小羽站在荆州城楼上,望着远方连绵的山峦,心中思绪万千。如今的局势愈发复杂,各方势力暗流涌动,似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城内,百姓们依旧过着平凡的日子,集市上熙熙攘攘,吆喝声、议价声交织在一起,全然不知这看似平静的天下即将迎来新的变数。林小羽深知,自己所带来的现代理念虽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但面对这乱世的纷争,仍需步步为营。
“主公,据探子来报,曹操近日在许都频繁调动兵马,似有南征之意。”一员将领匆匆走上城楼,向林小羽禀报道。
林小羽微微皱眉,曹操的动向一直是他关注的重点。自官渡之战后,曹操的势力日益壮大,若其挥师南下,荆州必然首当其冲。“可知其兵力部署如何?”林小羽问道。
“曹操集结了青州、冀州之精锐,约有二十万大军,且粮草辎重准备充足,其先锋大将乃是夏侯惇,麾下皆是虎狼之师。”将领神色凝重地回答。
林小羽心中暗自盘算,以荆州目前的兵力,虽经自己一番整顿训练,但若正面与曹操交锋,仍显不足。况且,荆州内部新老势力的融合尚未完全稳固,此时大战,隐患颇多。
“传令下去,加强城防工事,各营将士加紧操练,同时派细作继续打探曹操军中详情,一有消息即刻回报。”林小羽果断下令,将领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江东孙权那边也传来消息。周瑜在鄱阳湖日夜操练水军,战舰数量比之前又有所增加,而且新研制出了一种威力巨大的投石弩,射程远超寻常弩箭,对水上作战极为有利。林小羽明白,孙权一方对荆州也是虎视眈眈,只是忌惮于曹操的压力,暂时未敢轻举妄动。但如今曹操有南征之势,孙权定会权衡利弊,寻找机会从中渔利。
在这内忧外患之际,林小羽决定先从内部着手,稳定人心,提升实力。他召集了荆州的文臣武将,在府中商议对策。
“如今曹操大军压境,我等当如何应对?诸公畅所欲言。”林小羽扫视着众人,开口说道。
“主公,曹操势大,依下官之见,不如向其示弱求和,献上部分城池,以换取一时之安宁,待我军壮大后再图反击。”一位老臣小心翼翼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一阵议论。不少人点头表示赞同,认为这是权宜之计,可暂避锋芒。但也有一些年轻将领面露不服之色,纷纷请战,欲与曹操一决高下。
林小羽沉思片刻,摇了摇头说道:“求和绝非长久之计。曹操野心勃勃,岂会因我等献上几座城池就善罢甘休?今日求和,明日他便会索要更多,直至将我等彻底吞并。唯有自强,方能在这乱世中立足。”
众人听了林小羽的话,纷纷陷入沉思。这时,诸葛亮轻摇羽扇,站起身来:“主公所言极是。亮以为,曹操虽兵多将广,但远道而来,人困马乏,且北方士兵不习水战,此乃其劣势所在。我军可利用荆州之地利,在长江沿线设防,同时联合江东孙权,共抗曹操。如此一来,曹操未必能轻易取胜。”
诸葛亮的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众人心中的迷雾。林小羽微微点头,赞许地看了诸葛亮一眼:“诸葛先生之言甚善。不过,联合孙权一事需慎重谋划,不可操之过急。”
随后,众人又商议了一番具体的防御策略和军事部署,便各自散去准备。林小羽则独自留在府中,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他深知,与曹操的这场大战不可避免,而荆州的未来全系于这场战争的胜负之上。
几日后,林小羽亲自前往军营视察。只见士兵们士气高昂,在将领的指挥下井然有序地进行着操练。长枪如龙,盾牌如墙,喊杀声震天动地。林小羽心中稍感欣慰,这些日子的训练总算没有白费。
“将士们,曹操欲犯我荆州,你们怕吗?”林小羽高声问道。
“不怕!愿为主公效死!”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震云霄。
林小羽看着这些热血沸腾的士兵,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好!只要我等齐心协力,定能保我荆州百姓平安,创一番大业!”
在军营中,林小羽还见到了新研制出的一些兵器。其中有一种改良后的连弩,一次可连发十箭,大大提高了射击效率。还有一种重型攻城锤,经过特殊设计,更加坚固耐用,对攻破敌方城门有着巨大的作用。这些都是林小羽根据现代的军事理念,结合三国时期的工艺技术研制出来的,如今初见成效,让他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多了几分信心。
然而,就在林小羽全力备战之时,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