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现代魂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8章 北伐之始也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九十八章:北伐之途的波澜

林小羽站在营帐之中,面前的沙盘上是山川河流与城郭的微缩模型,代表着蜀汉军队与曹魏防线的旗帜错落分布。北伐的征程已经开启,每一步都似踩在历史的刀刃之上,艰难而决绝。

营帐外,士兵们的操练声此起彼伏,甲胄碰撞,喊杀阵阵,士气如虹却也难掩对前路未卜的隐忧。林小羽深知,此番出征,面对的是曹魏经营多年的防线与精锐之师,情报的准确与否至关重要。

“子龙,你所率先锋军切记不可冒进,打探清楚魏军主力动向,若遇小股敌军,可战则战,若遇强敌,务必坚守待援。”林小羽对着赵云叮嘱道,赵云领命而去,身姿挺拔如松,银枪在日光下闪烁着寒芒,那是蜀汉的希望之光,也是林小羽心中的一份底气。

与此同时,诸葛亮坐在主帐之中,羽扇轻摇,目光透过营帐的缝隙望向远方。“林将军,此次北伐,粮草转运乃是关键。我已安排妥当,但路途艰险,仍需小心防范魏军的袭扰。”诸葛亮的声音沉稳而坚定,虽深知此行艰难,却未露丝毫退缩之意。

林小羽点头称是,心中却在思索着另一件事。在这个时代,信息的传递太过缓慢,往往一场战斗的胜负可能就因情报的延迟而改变。他想起现代的通讯手段,若是能建立起一套快速有效的情报传递系统,哪怕只是比敌军快上一步,也能抢占先机。

于是,林小羽开始着手训练一批轻骑作为信使,挑选军中脚程最快、机警聪慧的士兵,配以良驹。并制定了一套加密的信号传递方式,通过不同颜色的旗帜和简单的图案组合,在各个营地之间传递重要信息,如敌军的兵力部署、行军方向等,这一举措在初期的小规模遭遇战中便发挥了作用。

一次,赵云的先锋军遭遇了一支魏军的游骑部队,正当双方即将交锋之时,远处山头上的了望哨根据林小羽制定的信号规则,迅速挥舞起代表“敌军数量不多,可围歼”的旗帜。赵云见状,立刻改变战术,命士兵从两翼包抄,自己则率精锐直冲敌阵。魏军游骑本就未料到会遭遇如此猛烈的攻击,加之被蜀军的突然变阵所困,很快便陷入了绝境,被赵云军一举歼灭,此战蜀军士气大振,也让林小羽更加坚定了完善这一情报传递体系的决心。

随着北伐军的深入,天气逐渐变得恶劣起来,连绵的阴雨让道路变得泥泞不堪,粮草运输的速度明显放缓。林小羽心急如焚,他深知一旦粮草不济,大军将陷入不战自乱的困境。于是,他亲自带领一支工兵队伍,沿着运粮道路进行修缮,加固桥梁,铺设简易的石板路,以加快粮草的转运速度。

在一次巡视途中,林小羽发现了一处适合设伏的山谷。此地两山夹峙,地势险要,若能在此伏击魏军的运粮队,不仅能补充己方粮草,还能打击敌军的后勤补给,延缓其援军的到来。林小羽立刻与诸葛亮商议,决定在此设下埋伏。

他们调遣了黄忠所部隐藏在山谷两侧的山林之中,张苞、关兴则各率一支人马在山谷前后堵截,只等魏军运粮队进入圈套。几日之后,魏军的运粮队伍果然如期而至,浩浩荡荡地进入了山谷。当最后一辆粮车完全进入伏击圈后,一声号炮响起,蜀军从四面八方杀了出来。黄忠弯弓搭箭,箭无虚发,魏军的领兵将领瞬间中箭落马,顿时阵脚大乱。张苞、关兴迅速带人截断了魏军的退路,蜀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魏军运粮队虽拼死抵抗,但在蜀军的前后夹击之下,很快便土崩瓦解,大量的粮草辎重落入了蜀军之手。

然而,魏军也并非等闲之辈。在遭受了几次打击之后,司马懿亲自率领大军前来迎战。司马懿深知林小羽是蜀军的关键人物,其用兵之道常常出人意料,便针对林小羽的战术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应对之策。

在一次正面交锋中,司马懿采用了坚守不出的战术,任凭蜀军在阵前叫骂挑战,魏军大营始终紧闭寨门,以强弓硬弩防御。林小羽明白司马懿的意图是想拖垮蜀军的士气和粮草储备,于是心生一计。他命士兵们在魏军营地前不远处扎下营寨,然后每日佯装撤退,留下一些营帐和物资,造成蜀军粮草不济、军心涣散的假象。

司马懿见状,心中起疑,派了几支小股部队前去试探。林小羽早有准备,故意让这些魏军小部队轻松“击败”留守的蜀军,使其深信不疑。待司马懿终于按捺不住,率领大军倾巢而出追击时,林小羽却率主力部队绕道魏军后方,直扑其空虚的大营。与此同时,诸葛亮也派军从侧翼夹击魏军,一时间魏军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困境。但司马懿毕竟老谋深算,迅速组织部队进行反击,双方在战场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