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现代魂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5章 风云起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115章:赤壁风云起

建安十三年冬,长江之上,寒风凛冽,江水滔滔,白浪如怒涛般拍打着江岸。林小羽身披一袭黑色大氅,站在一艘艨艟斗舰的船头,极目远眺,对岸曹军水寨连绵不绝,灯火如繁星般闪烁。

“主公,黄盖将军那边已经准备就绪,就等东风一起,便可依计行事。”身旁的赵云身披银色铠甲,目光坚定,神色冷峻地说道。

林小羽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凝重,心中暗自思忖:“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这东风究竟何时能来?”他虽熟读历史,知晓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最终会凭借东风火烧赤壁大破曹军,但真到了这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时刻,心中仍不免忐忑。

“子龙,传令下去,让各营将士务必保持警惕,不得有丝毫懈怠。若曹军有所异动,立即来报。”林小羽沉声道。

“诺!”赵云领命而去,身形矫健,如同一道银色闪电消失在夜幕之中。

此时,船舱内,诸葛亮羽扇纶巾,面带微笑,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周瑜则身着一袭白色长袍,面色凝重,紧盯着桌上的一幅赤壁地形图,手中的佩剑轻轻敲击着地面,发出清脆的声响。

“孔明先生,依你之见,这东风究竟何时能至?”周瑜忍不住开口问道。在他心中,对诸葛亮的借东风之说,虽有几分相信,但仍不免心存疑虑。毕竟,人力岂能逆天,操控这天地间的风云变幻?

诸葛亮微微一笑,轻轻摇着羽扇,说道:“公瑾勿忧,亮已算定,东风就在近日。只待时机一到,便是我军大破曹军之时。”

周瑜微微皱眉,心中虽对诸葛亮的自信有些不满,但此时也只能选择相信。毕竟,如今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已久,军中士气虽高,但粮草供应却日益紧张,若再不能速战速决,形势对联军将极为不利。

“希望如此吧。”周瑜低声说道,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他心中清楚,这场赤壁之战,关乎江东存亡,关乎天下大势,只许胜,不许败。

与此同时,在曹军水寨中,曹操正坐在大帐内,与众谋士商议军情。帐内灯火通明,气氛却略显压抑。

“丞相,近日江水上涨,我军战船在江面上颠簸不已,许多士兵都出现了晕船症状,战斗力大减。依属下之见,不如暂且退军,等到开春之后,再作打算。”谋士荀攸忧心忡忡地说道。

曹操微微摇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不甘:“此时退军,岂不前功尽弃?我军劳师远征,耗费无数钱粮,若不能一举荡平江东,如何向天下交代?”

“丞相所言极是,但如今我军不习水战,这是不争的事实。若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贸然进攻,只怕会遭受重大损失。”另一位谋士程昱也附和道。

曹操沉思片刻,目光落在帐内悬挂的一幅江东地图上,沉思良久后说道:“吾已命人将战船用铁链首尾相连,这样便可如履平地,士兵们晕船之症也能大大缓解。只是不知这连环计,是否可行?”

“丞相妙计,此计若成,我军水战实力必将大增。只是……”荀攸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但说无妨。”曹操目光如炬,看向荀攸。

“只是若敌军用火攻,我军战船相连,只怕难以逃脱。”荀攸小心翼翼地说道。

曹操听后,哈哈大笑起来:“仲达多虑了。如今正值隆冬,江上只有西北风,敌军若用火攻,岂不是引火烧身?”

众谋士听后,纷纷点头称是。曹操看着帐内众人,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之色:“待我军训练成熟,一举渡江,踏平江东,活捉孙权、刘备,天下便指日可待了!”

而在联军这边,林小羽回到船舱,与诸葛亮、周瑜等人再次商议战事。

“主公,如今我军已做好一切准备,只等东风到来。只是黄盖将军诈降一事,虽已安排妥当,但仍需小心谨慎,以免被曹军识破。”诸葛亮说道。

林小羽点头表示赞同:“此事我已与公覆将军反复商讨,公覆将军深明大义,为了联军胜利,不惜以身犯险,实在令人敬佩。我已命人暗中保护将军,确保他的安全。”

周瑜也说道:“此次行动,关乎全局,不容有失。我已挑选了军中精锐之士,组成先锋部队,一旦黄盖将军得手,便立即发动进攻,务必在曹军反应过来之前,将其水寨彻底烧毁。”

“好!此次赤壁之战,乃是我军扭转乾坤的关键一战。诸位务必齐心协力,共破曹军。”林小羽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说道。

众人纷纷起身,齐声应道:“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