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到古代深山我靠挖野菜发家致富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7章 开荒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李老头现在听到大事这两个字,就条件反射想要拿拐杖。

瞪了大牛一眼,哼声道:“你又有什么大事?”

“开荒种田!

论种田,谁能比得上李老头这干了一辈子农活儿的人?

哪怕何春花看了无数个农业类的视频,也比不上李老头的经验丰富。

李老头这些天,早就把他们在哪里开荒想好了。

他看中的地方,就沿着她们这些天挖的沟。

一来,那里靠近水源,方便他们挑水灌溉。

二来,那处地势稍微有些往沟渠倾斜,若是下大雨也不会被淹。

像苞谷这些农作物,虽然喜湿,但是不耐涝。

所以排水性一定要好。

至于日常吃的蔬菜,自然是靠近他们住处最好。

一来方便日常打理,二来很多蔬菜只要长起来就得天天摘,不然就烂在了地里,所以放在眼皮子底下时时采摘最方便。

再者,这坎上坎下随处可以撒些菜瓜种子。

烧过的荒坡虽然看着黑漆漆一片,但是那些草木灰也是养料。

这些生命力顽强的蔬菜也能活。

何春花觉得李老头的想法很符合实际,也有道理。

只是心里略有些遗憾,今年是吃不上大米饭了。

在水源不丰富的山上,想种水稻就得保证有源源不断的水去灌溉。

所以他们得挖个更大的水渠,而不是眼下的涓涓细流。

而且他们得开梯田,做田坎。

这些都要费不少工夫。

就算他们有力气做这些,可是时节不等人。

地里的庄稼种晚了,那就是颗粒无收。

他们得先紧着把荒地开出来,把目前能种的粮食种上,保证今年的收成接得上,不让人饿肚子。

才能再去费心思做难度更大的事。

也就是说,他们得先做必须做的,才能做想做的。

二月初二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到了龙抬头这一天,他们挖沟渠那事儿已经结束好几天。

丝毫不敢停歇,又赶紧开起荒来。

何春花也放下手中烧砖这件事加入开荒的队伍。

任何事都没有解决温饱问题重要。

大大小小10来号人齐上阵,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到了地里,天黑才回去。

荒地里的树,先被火烧了不少,挖沟渠时又被他们特意也砍了一些。

如今上头也就零星几棵树,所以并不费功夫。

真正令人头疼的是扎在地里的根。

一锄头下去,能带起一大片,面上不显,实则地底下盘根错杂。

两把锄头两把铁锹基本上没歇过,几个汉子换着来,一寸一寸往前挖。

而妇人们,则把那些被翻出来的树根、大石头搬到一边,

树根当柴火,石头做田堤。

小孩们就拎着竹篮筐子的,把那些碎石子捡起来。

除了三郎这个小萝卜头,每个人抖忙的脚不沾地。

连说闲话的心思都没有,又加上压在人头顶上阴沉沉的天,使气氛更沉闷。

从大年三十那场雪下过之后,已经一个来月没下雨。

李老头已经盼了许久,每次看着天黑沉沉的,就信誓旦旦的跟人说,“看着吧,今儿一定会下雨!”

结果连着三天,这雨没落下来,他的面子反而落到了地上。

眼下又看着这副要下不下的模样,直起腰就朝着天空叫骂起来,“你要下就下,不下就不下,磨磨唧唧的跟个娘们儿似的!”

柳大夫正好在他旁边搬石头,突然脸上落下一滴水。

忙不迭用手抹去,嫌恶的说道,“你说话就说话,拿口水喷我做甚!”

李老头看他神情不似作假,眼睛一瞟,正好看到前边捡石子的大孙子,立刻将锅甩过去,

“多宝,你个小兔崽子是不是又尿裤子啦?”

多宝上次因为尿床,挨了顿打不说,还被他们笑话好几天。

此时自己好端端被冤枉,气的脸通红,顺嘴就发起毒誓,

“我没有,谁尿裤子谁是龟孙儿!”

多宝是龟孙,那他是什么?

李老头气了个倒仰,几步跨过去就要拍他脑瓜子。

多宝朝他吐吐舌头,拔腿便往前边跑。

地里一群人,被这场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