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到古代深山我靠挖野菜发家致富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7章 郑县令的信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他方才被何春花那豪情万丈的模样冲昏了头,一时激动就应下了。

等他冷静下来,才觉得这事儿还得提前跟县令大人报一声。

虽说县令大人确实没有说女人不能做里正。

可若真让何春花做了里正,就是开了宜安县的先河了,他拿不准县令是否真的会同意。

毕竟里正虽说不是正经官职,也是要登记造册的,这也算是大事一件,还得让县令点头才行。

陈军头一路快马狂奔,终于在申时赶到了宜安县城。

新来的县令姓郑,现在也是陈军头的顶头上司。

等见了郑县令,陈军头便把何春花要做李家村里正这事儿说了。

接下来便是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整个书房里安静的落针可闻。

陈军头大气都不敢喘一下,更不敢抬头看郑县令的脸色。

突然,听到上方的郑县令轻笑出声,

“所以,你马不停蹄的赶过来,就是与我说这李何氏要做里正之事?”

“是”陈军头不懂郑县令为何这样问,只能低着头乖乖作答。

“那你认为,她做里正有何不可?”

“回大人的话”陈军头拱手,“这李何氏桀骜不驯,又是个女子,下官本是不同意她做里正的,

可村里大多数人都赞同,她又主动提出以后不会让村里人饿肚子,下官也只好顺势而为了。”

郑县令点头,“为官者,为民也。

只要她是真心实意为村里人办事,那何必拘泥于她的性别。

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切不可太拘泥于这些细枝末节。”

看来郑县令并不介意何春花的女子身份。

陈军头听了这话,面上一喜,忙向郑县令拱手行礼,

“是,是下官着相了。”

等陈军头起身离开,同郑县令一起来宜安县任职的师爷这才开口,

“大人,你不是一直怀疑这李何氏与陈正两人串通一气吗,为何如今他举荐李何氏做里正,你不反对,反而任由其发展?”

郑县令哼笑一声,“你以为现在这里正之位是什么香饽饽?

这两天四处递过来的消息,许多里正都是由各处军棚强硬推出来的。

像李何氏这般毛遂自荐的可是头一遭!”

“那您的意思是?”师爷有些迟疑的问道。

郑县令啧了一声,“你这老头是不是这些日子累糊涂了?

他俩要是真沆瀣一气,会让那李何氏去争抢这犹如烫手山芋般的里正之位?”

郑县令叹了口气,随后说道,“你看看眼下,谁不忙着独善其身。

就是这城里的富户,也都先紧着自家,

我让他们掏些银钱出来接济百姓都是推三阻四,李何氏这时候站出来,倒是有些让我刮目相看。”

“那这样说,咱们之前是误会他们了?”

郑县令摆摆手,“嗳?这是两码事,之前他们将无辜流民充做流匪去领军功确有串通之嫌,这一次我看未必……”

“我看啊,不如直接把那李何氏叫过来问个清楚,总好过咱们在这里胡乱揣测。”

“等她做了里正,还愁没有见面的时候?”郑县令慢悠悠喝了口茶,

“再者说,此时问岂不是打草惊蛇?

等这陈正到巡检司任职后再说吧……”

他从前跟着郑县令也一起共事过几年,只不过那时他们年轻气盛太过刚直,不懂得官场这些弯弯绕,得罪了人都不自知,最后落了个被贬为民的下场。

要不是安乐王赏识,重新聘请他们来做这宜安县的县令,他们怕是要一辈子郁郁不得志了。

但也因有此经历,两个心性一样的人却更加惺惺相惜,成了多年的好友。

所以,相处了这么久,他也知道郑县令此时心里已经有了章法,便不再多劝。

同时,内心也跟着叹了口气,自家大人这县令做的也太憋屈了。

一把年纪了还要来到这么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上任,要啥啥没有,每天焦头烂额。

下边还有一群不省心的人净给他找麻烦。

就说这陈正,县令大人审问了他送过来的“流匪”,那明明只是饿极了的流民。

他却为了挣军功,故意以利诱之再把他们当做山匪一样进行围剿。

而自家大人却因着刚上任不久,手上无可用之人,只能将这事儿生生按下隐忍不发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