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安永波也没法给出指导性的建议,那么她只能自己走一步看一步了。
&esp;&esp;这时,似乎是遇到了安永波的熟人,两人一起到一旁边聊了起来。
&esp;&esp;趁着安永波与朋友交谈之际,叶莺凑过去关心了一下安小彤的近况。
&esp;&esp;一问之下,才得知她那个所谓的后妈把安永波给绿了,两人已经离婚了,而且那孩子似乎也不是他的!
&esp;&esp;再然后,安永波索性就不再找女人了,找了个阿姨专门来负责安小彤的饮食起居。
&esp;&esp;叶莺越听越觉得不真实。
&esp;&esp;这真的是这年头会发生的狗血事情吗?
&esp;&esp;忽然,叶莺隐约听见正在和朋友聊天的安永波向对方提了一句“大哥大”。
&esp;&esp;大哥大!
&esp;&esp;叶莺顿时竖起了耳朵认真听,一下子来精神了。
&esp;&esp;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她,可是比任何人都需要手机!!
&esp;&esp;这大哥大不就是最早进入国内的手机嘛!在港片里经常能看到那些大老板,大哥们人手一个。
&esp;&esp;那家伙,大的跟块砖头似的!
&esp;&esp;难道这玩意儿即将要进入市场了吗?
&esp;&esp;正当叶莺激动之时,又听安永波笑着跟对方说道:“等大哥大上市卖了,刘老板的海鲜生意就不用愁了,绝对爆火,更上一层楼啊。”
&esp;&esp;那个被称呼为刘老板的人也是哈哈一笑,“没那么快,听说要年底才有的卖喔,现在才年初,早的很。”
&esp;&esp;“年底很快的啦!也没几个月了!“安永波摆了摆手,“就是听说很贵!好几万一台。”
&esp;&esp;接着,安永波又告诉对方:“我有朋友在邮局工作,等到时候上市了,我 杀千刀的跑路了,还我血汗钱!
&esp;&esp;按照目前三个供应商能提供的产量来看,需要两家一起供货才能满足需求他们目前的需求。
&esp;&esp;综合考虑之下,叶莺和郭凡决定这次先与华北地区的供应商合作,只是从该地区发出去的货需要走另一条航线,不过还好东洋海运是有开设这条航线的。
&esp;&esp;几天后,叶莺从耿岩这里拿到了满意的价格。
&esp;&esp;这意味着可以从运输成本里挤出一些利润来。
&esp;&esp;于是,他们开始同时为两家厂提供玉米。
&esp;&esp;业务量大之后,也意味着可能会出现比较多的问题,叶莺开始觉得有些忙不过来,便花钱找了一个女大学生来帮自己干活。
&esp;&esp;这年头的大学生比较稀缺,她开的工价比较高,才挖来了一个。
&esp;&esp;这姑娘叫曹盈,比她的年纪小上一些,但是人看着就很机灵。
&esp;&esp;叶莺平时也不需要她做一些什么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他们的货物有时是分多次发出来的,需要她及时掌握在海上拍飘着的货物的动向,保证能准时交货就行。
&esp;&esp;就这么合作了两个月后,新客户杨明那边除了需要自己垫付资金以外,也确实没出什么岔子。
&esp;&esp;而且这两个月的货款都回的还是比较及时的,也没有发生拖欠的现象。
&esp;&esp;所以叶莺也就松懈下来了。
&esp;&esp;转眼五中旬。
&esp;&esp;有一天叶莺接到王立军的电话,老家报装的电话机装好了,以及大堰村的春播玉米也可以收了。
&esp;&esp;叶莺是完全没想过,在这个年代报装一台电话机真的要等上半年。
&esp;&esp;当天晚上她就给叶顺成两口子打了电话回去,听着两位老人乐呵呵的,她也高兴。
&esp;&esp;此时的叶莺手头上已经积累了些钱,看着账上的余额在慢慢变多,她去羊城的卫生巾厂家考察了几次。
&esp;&esp;考察过后发现,主要还是贵在用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