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做最好的家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3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了流泪。”

半个多世纪以后,我和我的学生们也为《爱的教育》流下了同样的热泪。1983年,《中学生》杂志的主编刘希亮同志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为我的学生创作班歌的事采访我,感慨之余,特意送给我一本《爱的教育》。从此,《爱的教育》便成了我历届学生的必读教材:每天放学后我和学生轮流朗读“恩里科”的日记,成了我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成了他们毕业以后心灵深处最难忘的记忆!

“爱”是《爱的教育》的灵魂: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邻居,爱一切普通的善良者,爱那些素不相识却渴望温暖的不幸者,爱所有为他人为民族献出生命的英灵,爱“葬着自己祖先”、给自己以尊严的祖国!……但是,《爱的教育》决非充满空洞说教的“教科书”。该书的副标题是:“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作者正是透过一位小学生的视角,以日记体小说的形式诉说着一个又一个“爱”的故事。主人公恩里科的100篇日记由三部分组成:恩里科的生活片断,他的父母和姐姐对他的教诲,老师所讲的“每月故事”。作者通过恩里科的日记,引导读者从一个质朴、纯真的角度观察“爱”、品味“爱”、感受“爱”,并忍不住与恩里科和他的父母、同学、朋友一起欢笑、流泪、沉思、憧憬……

在这本书的影响下,我的教育生活发生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后来我有了女儿,我也把这本书推荐给她,于是这些故事的主角中也包括了我的女儿。

聆听苏霍姆林斯基讲《做人的故事》

还有一本书对我女儿的影响也很大:《做人的故事》,该书的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这位杰出的教育家生前为他的学生写了许多童话故事,给孩子们的心灵注入真善美的甘泉。他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将这些童话故事汇集成册,取名叫《做人的故事》。1998年11月底,我在北京见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卡娅,她送了我一本她刚刚出版的中文版《做人的故事》。两天后回到成都,我把这本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我的女儿。我在该书的扉页上写道——

在晴雁十一岁生日之际,爸爸送你这本书。愿你学会做人,创造卓越的人生!

爸爸

1998年12月1日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请允许我随意摘录两则书中的故事——

对别人说“您好”

夏天,父亲和小儿子走在小路上。周围一片寂静,只听到远处什么地方响着啄木鸟的敲击声和小溪在林子深处的潺潺声。

突然儿子看到,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向他们迎面走来。

“爸爸,老奶奶去哪里?”儿子问。

“既然看到了,我们就去迎迎她或者送送她,”父亲回答。“当碰到她的时候我们就对她说‘您好’。”

“我们为什么要对她说这个词?”儿子很奇怪。“我们根本就不认识她。”

“我们这就去迎接她吧,对她说‘您好’,那时候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他们与这位老奶奶相遇了。

“您好。”儿子说。

“您好。”父亲说。

“您好。”老奶奶说,她开心地笑了。

儿子吃惊地看到,周围的一切都变了。太阳照耀得更明媚了。一阵轻风掠过树冠,叶子沙沙地响。鸟儿在灌木丛中歌唱,而在这之前没听到它们的歌声。

小男孩的心里好快活啊。

“为什么会这样?”儿子问。

“因为我们对别人说了‘您好’,她还微笑了。”

安德列卡是怎样背尼娜过水沟的

安德列卡和尼娜从学校回来,半路上有一条小沟。太阳一晒,雪化了,水流进了沟里。

湍急的溪流在水沟中喧哗。小溪边站着安德列卡和尼娜。

安德列卡迅速地蹚过了小溪,站到了对岸。男孩望着尼娜,他感到羞愧。因为他穿了靴子,而尼娜穿的是便鞋。她怎么过来呢?

“唉,我做的真不好,”安德列卡想,“为什么我没有立刻发现尼娜穿的是便鞋呢?”

小男孩返身回来,走到尼娜面前,说道:

“我只是想知道,水深不深。因为,我们俩要一起过去。”

“怎么过去啊,”尼娜懊丧地说,“我穿的可是便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