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宋朝当暴君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87章 大基建通胀和进口(第二更)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正确的。

用交钞拉动道路修建是劫富济贫之策,优点不言而喻,大大刺激民众劳动的积极性,将钱流入普通百姓手里。

而缺点是造成通胀问题。

在商品流动不快的古代,通胀问题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是区域问题,但市场是有那一只手的。

例如河东地区的百姓有钱了,河北的商人,或者京畿路的商人就会想办法将商品运过去卖。

只不过消耗这种通胀,需要一点时间而已。

这对于赵宁来说不是大问题,只要南海商品源源不断涌进来,填补东南改稻为桑国策的延迟性,就能在市面上,大致平衡通胀。

提前预支出去的钞票,后面是有源源不断的商品可以补充进来的,更何况一旦东南改稻为桑国策推下去,商品会越来越多。

大盘蹦不了。

而张九成说这个问题的核心还不在于给民间钱,他的关键词只有两个字:效率!

用钱来提高效率,完成中原地区与北方边境强有力的连接,只有这样,才能算是有效的收复。

赵宁不能等,向四面八方启动大基建修道路的战略,原本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赵宁却打算压缩到二十年之内。

为什么?

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的绝大部分事情都是不可控的,尤其是未来,充满了变数。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快去完成一件事,哪怕付出一些代价。

话说回来了,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的,不是吗?

张九成的出现,让赵宁找到了最适合去执行这个战略的人。

他深吸了一口气,心中天高云阔。

海洋战略的打通,的确将要改变太多,从政治体制的改制,到经济模式的创新,都将受到影响。

他赵宁的国家最高战略节奏,也在按照他来到大宋时定下的战略计划在一步步往前走,可能中途会有修修补补。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