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宋朝当暴君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12章 要分封?(第二更)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韩常撤兵了,在万分无奈之下撤兵。

而且是连夜撤兵,撤得非常果断。

因为按照目前的局势,已经不是王伯龙去把云州危机解除这么简单了,而是要回援后,主力布防到辽东。

至此,安北府的危机全面解除。

此时的安北府,已经只剩下安北城这一座孤城,连后方的东胜城都被金军夷平了。

到底战死了多少宋军,没有人知道。

也许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只是一个故事,在寻常百姓那里,也只是茶余饭后的一点点谈论。

八月初九,王伯龙在云冈附近召集溃败下来金军,打算休整之后,卷土重来。

但此时,无论金军再如何对抗,巨大的战略胜利之后,时代的天平已然倾斜在了大宋这一边。

第七次宋金之战后,金兀术面临的不仅仅是重新布防的问题,金国内部将要再一次掀起一场权力斗争。

而此时的大宋,却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八月十三日,南海捷报经历了数月,放到了赵官家的面前。

这让赵宁激动地已经无法言表,他在文德殿内来回走动,时不时去看看那份地图。

看看南海,再看看西北!

自安史之乱后,华夏开始全面内缩。

这种内缩不仅仅是在领土上,更体现在意识形态上。

凌牙门之战,奠定了大宋在南海的海上强权。

自从,大宋控制了从东南沿海到凌牙门的海洋路线。

这意味着,未来东西方贸易的主动权,将掌握在他赵官家手中。

那不仅仅是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而是更加广阔天地,将来会有无数人宋人沿着海线南下,甚至穿越凌牙门,进入西方海域。

而他赵官家的财政压力,将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

这将是一个新的开始。

一个前所未有的领土扩张时代将要到来。

上午,宰执们一起抵达文德殿。

张叔夜提报了关于奖赏辽东龙卫军的奏札。

齐王被赐封为辽王。

从这个赐封来看,辽王是在齐王之上的。

毕竟辽是代指曾经强大的辽国。

韩世忠被赐封为安东侯,龙卫军麾下诸将也都论功行赏。

张青、呼延通等人都有功劳。

杨再兴则被赐正四品的忠武将军。

赵官家御笔一批,这件事基本上就这么定了。

但是今天要讨论的却不是这件事。

赵宁问道:“陕西六路现在总兵力是多少?”

张叔夜回答道:“回禀陛下,禁军、厢军、蕃兵和土军加在一起,总兵力三十万。”

“在不影响民生的情况下,今年能为陕西前线调度多少粮食?”

“陕西本身的粮食就比较充足,再从黄河、渭水调度,可以增加500万石,有东南和荆湖的粮食支撑,各地粮价不会受到影响。”

“明年呢?”

“明年可调度一千万石。”

三十万人,理想情况下一年也就消耗三百六十万石粮食,碍于运输途中有耗损,就算五百万石。

按照这个粮食需求,绝对是充足的。

这就是大宋远远强于金国的地方。

“国库现在有多少钱?”

赵鼎出列说道:“国库现在有8000万贯,马上要对前线阵亡将士以抚恤,还要再投入一部分进入安北府和辽东军镇的重建,2000万贯足矣。”

看来卖地这件事,是真的他妈的赚钱啊!

王宗濋现在还在四京加班加点地卖地,之前核算的卖地总收入可是有一亿多贯。

“那剩下的6000万贯,灭西夏,够不够?”

钱喻清出列说道:“陛下,除去大约4000万贯的日常开支,剩余的只有2000万贯了。”

“2000万贯,灭夏够不够?”

众人沉默了一下,一时间有些不敢接这话。

毕竟灭夏这种事,对于大宋朝的文臣们来说,实在是太过梦幻。

一个西夏,横陈在西北一百多年!

“够!”吕颐浩说道。

“好,那就准备出来!”

蔡懋说道:“陛下,安北府的金军是否撤军,这件事尚未查清,现在开始商议灭夏,是否操之过急。”

“够了,金军撤军是必然。”赵宁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