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粗能干大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弹,运弹,发射。演习场周围站满了人。

张作霖在炮兵旅齐旅长的陪同下,来到演习现场。参加观看的有奉天督军署的军政要员,如杨宇霆、吴俊升、张作相、郭松龄、王永江、张宗昌、李景林、张学良,以及各师、旅长,足有二百多人。大帅府里的夫人、少奶奶、小姐、少爷、佣人和督军署的军官,都来看热闹。

齐旅长看看各个方面已经准备就绪,就径直来到张作霖面前请示演习是否可以开始。张作霖不假思索地说:“准备好了,就开始吧!”

齐旅长刚要下令,只见少奶奶于凤至跑到张学良身边,焦急地问道:“汉卿,这演习的事,南门脸的老百姓和店铺知道吗?”

张学良一听,遭了,怎么把这事忘了呢!他赶紧叫住齐旅长,然后快步走到张作霖跟前,说明了情况。

张作霖反问道:“这些小炮有那么大响动吗?”

张学良说:“不过还是通知一下好,以免吓着老百姓,造成混乱。”

张作霖感到言之有理,就点头道:“那就快去通知一下吧!”过了一会儿,差官通知完了,这边下令开始演习。

话音刚落,这十多门迫击炮同时开火,山摇地动,震耳欲聋。刹那间,尘土飞扬,烟雾蒸腾,人们哗然。城墙上,碎砖横飞,浓烟四起。这一下可乱了套了。大、小南门一带的老百姓和店铺、商号,虽然知道演习迫击炮,可没有想到有这么大的动静。而街上的行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都没命地乱跑,撞倒了摊床,踩坏了商品。

卫队把情况报告给张作霖,张作霖赶忙下令停止:“不成,不成!不要演习了,快停止,快停止!”张作霖回到帅府上房,经过这次演习,张作霖才知道迫击炮的威力,因此,他下令建立奉天迫击炮厂。说办就办。1922年,张作霖重金聘请英国人沙敦主持建立了奉天迫击炮厂。该厂生产迫击炮、迫击炮弹及其附属品。1922年开始生产迫击炮和迫击炮弹,比上海和汉阳兵工厂早一二年,造出的炮是英国斯托克斯式的。它构造简单,操作容易,运作方便,适合在各种地形上作战。

1922年生产的称为11年式,1924年生产的称为13年式,1926年生产的称为16年式。新式性能良好,射程远,威力大。每门炮还随带炮车1辆,弹药车1辆,每辆弹药车可载10发炮弹。炮车和弹药车使用方便,节省人力。在正常情况下,每月可制造迫击炮80门,炮弹4万发。

由于迫击炮的大量生产,使奉军的军事实力大大增强,在以后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为了提高奉军立体作战的能力,张作霖还不惜一切代价,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筹建空军。由于张作霖办事说干就干,大刀阔斧,迅速建起了强大的军事队伍,这些队伍不仅帮他称霸关外,更为他以后进入关内、问鼎中原奠定了基础。

虹桥书吧。

第25节:做事胆子大,敢做敢当

做事胆子大,敢做敢当

一个贫寒家庭出身没有任何背景的人,想出人头地必须先取得心理上的优势,让自己的心“站”起来,而不是“跪”下去。“站”起来是强者心态,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而“跪”下去是奴才心态,是他人掌握你的命运。只有心里“站”起来的人,命运才可能会“站”起来,你的人生才能与辉煌站到同一个起跑线上。

历史上著名的老粗朱元璋,是毛泽东主席最喜欢的一个人物。

元末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濠洲钟离(今安徽凤阳),小名叫重八。长大后才有了正式名字,叫兴宗,后改为朱元璋,字国瑞。

朱元璋小的候家境贫寒,虽然家贫,但他有不甘为人下的桀骜性格,他敢做敢当的老粗性格让他比同龄人更出众,这样的性格也为以后成就一代伟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天,朱元璋和伙伴们在山坡上放牛,时值晌午,大家的肚子都饿了,然而,因天气还早,谁也不敢提前回村,怕挨地主的鞭子。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人说地主刘德家整天吃米饭与肉,我们都不知道肉是啥滋味;有的说地主不放牛羊却有肉吃,我们整天放牛放羊却没有肉吃。大伙一人一句,越说越觉得肚子饿。

朱元璋突然站起来,提了嗓门对伙伴们说:“眼前就有现成的肉,我们不如宰—头小牛吃,不吃白不吃。”

实在馋得难受的小伙伴们一看有人做主,兴奋起来,都说这是一个好主意。在朱元璋地指挥下,大家一齐动手将牛捆起来,杀牛、剥皮、烤肉,不一会工夫,狼吞虎咽吃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