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是我觉得不用太担忧。”
顾祝同只是点了点头,没有接住卓宇凡的这句话。
最初,顾祝同并没有把卓宇凡调过来。主要就是,他离开第五舰队之后,舰队的指挥权交给了田黛芳。虽然是顾祝同向鲁志刚推荐由田黛芳暂时担任第51舰队指挥官,而且顾祝同也完全相信田黛芳的能力,但是田黛芳没有直接指挥过舰队作战,一直是舰队参谋,且参与的战斗不算多。为此,顾祝同就把卓宇凡留了下来,而且让他担任了第51舰队的作战参谋。
问题是,顾祝同的这个安排有失考虑。
虽然在顾祝同手下,田黛芳与卓宇凡相处的还算融洽,而且两人分工合作明确,基本上没有直接冲突,即便在一些时候会有观点上的差别,特别是在商讨作战行动的时候,两人基本上都是各执一词,很少有一致的时候,不过也没有因此而搞得不和。但是在顾祝同离开第五舰队后,情况就没有这么简单了。说得直接一点,卓宇凡很有野心,而且认为自己的能力不比田黛芳差,没有理由屈居人下。当然,不能因此怪卓宇凡。在和平时期,按资排辈的晋升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可是在战争时期,晋升主要看的的战功与才能,年轻军官得到火速提拔并不是少事。别忘了,在大战爆发的时候,顾祝同还只是海军上尉,而在两年多之后,他已经是海军中将了,而且是最有资格晋升为上将的中将。如果在和平时期,顾祝同现在最多只是一名少校。卓宇凡有想法,而田黛芳也不是庸碌之辈,因此在没有顾祝同压制与调解的情况下,两人根本处不到一起。
说白了,就是一山难容二虎。
当然,鲁志刚也知道两人间的关系。
结果就是,在顾祝同提出让第五舰队派一批优秀飞行员来第三舰队,帮助第三舰队的飞行员掌握战术技巧的时候,鲁志刚顺水推舟,提出把卓宇凡派过来,让他协助顾祝同对付哈尔西。
顾祝同不是笨蛋,而且也知道在他离开第五舰队后,田黛芳与卓宇凡闹了不少矛盾。
当然,顾祝同没有拒绝鲁志刚的“好意”。
不管怎么说,顾祝同能够有今天,离不开三个人的提携与帮助,一是冯承乾、二是李向龙、第三个就是鲁志刚。虽然在最初的时候,鲁志刚还有点瞧不起顾祝同,认为他在海军司令部呆的时间太久,不太了解基层部队的情况,也就没有协助舰队指挥官的能力。但是在顾祝同做出表现之后,鲁志刚立即改变了之前对他的看法,而且在李向龙去了第二舰队后,几乎把所有与舰队作战有关的事情都交给了顾祝同,赋予了顾祝同极大的权力,甚至帮助顾祝同压制方志盛。可以说,如果没有鲁志刚的暗中相助,顾祝同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
可以说,顾祝同欠了鲁志刚很多。
现在鲁志刚有麻烦了,他没有理由袖手旁观。
再说了,再此之前,顾祝同认为美军不会在年内采取行动,第三舰队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中太平洋上的防御部署,没有机会进行舰队决战,也就没有必要挖第五舰队的墙角,让田黛芳与卓宇凡他们在第五舰队,还能多收获一些战果,对他们今后的晋升很有帮助,也给了他们锻炼的机会。问题是,现在的情况截然不同了,美军不但发起了反击,而且投入了所能调动的全部兵力,舰队决战在所难免。如此一来,顾祝同就有必要在第31舰队里组建一支高效率的参谋队伍,也就需要有经验的高级参谋。
事实上,卓宇凡就是最佳人选。
以卓宇凡的性格,恐怕也只有在顾祝同手下做事才回老实一些,把他安排到其他任何舰队指挥官手下,恐怕都会惹出麻烦来。
更重要的是,卓宇凡是当时顾祝同能够找到的最出色的高级参谋。
不可否认,卓宇凡的性格有点古怪,一般人根本无法与他相处,但是绝对不能因此否认他的才能。要知道,在新喀里多尼亚海战中,就是卓宇凡做出了准确判断,并且促使顾祝同坚持原先的战术安排。相比之下,在对战局的判断与把握能力上,田黛芳反而差一些,至少没有卓宇凡那么敏锐。
此外,卓宇凡还是唯一人选。
虽然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海军涌现出了大批才华出众的年轻军官,顾祝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在一九四二年底,有能力协助顾祝同指挥舰队作战,而且身份与地位都比较恰当的就只有两个人,即田黛芳与卓宇凡。问题是,田黛芳已经在十一月获得晋升,并且正式出任第51舰队司令官。事实上,也正是这件事情,使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