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海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2部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日军不断派出小队寻找漏洞进行穿插,而北洋也必须用同样的办法对付日军。夜战近战的比例持续上升。双方都在用人命去交换,直到一方坚持不住为止。

伴随着地雷的爆炸声,邵宇知道。今天晚上又有客人来了。从牡丹台换防后还没来及睡个好觉,就被拉到平壤城东的大同江沿线负责反穿插。如果白天想在机枪和火炮的眼皮子底下横渡大同江无疑是找死,所以夜间偷袭就成了日本人最常用的手段。而经过近一周的战斗,邵宇所代理的特别突击队都成了一群夜猫子,白天昏昏沉沉,到了晚上精神十足!这不今天晚上生意又上门了。

邵宇作为一个营级干部,所带的人实在配不上他的官职,只有区区50人。但是这50人装备都是个顶个的精良,人手一把盒子炮那是肯定的,机枪和掷弹筒也不少,50人中居然有5挺机枪3个掷弹筒和2门迫击炮,这搞的每个人几乎都要兼职弹药手。要么你带着机枪子弹要么你带着榴弹,想光带自己的武器,只有4名狙击手和邵宇的两个护卫可以。。…。

部队在邵宇的指挥下迅速展开。两个小队一左一右先目标区域进发,而火力支援组则稍微靠后,为前进的部队随时提供支援。对于这些渗透过来的日军小队,邵宇他们自然有一套办法,这些部队一般在上岸后就会向纵深发展,并沿途留下行进标记。当他们认为找到一对方战舰上的一个漏洞后,就会发射信号弹,告诉对面的日本。随后日本再派出一支部队尝试这打开缺口,巩固战线。

面对这种情况,邵宇他们一般很少直接扑向岸边,而是判断对方的行进方向,然后提前在路上设伏。至于如何判断对方行进方向?这办法就多了,沿途的各种雷场密布,对方过来了就难免要中彩,或者根绝观察哨和支撑点的信号弹来确定对方的方位,总之,配合上雷场和打黑枪的狙击手以及暗堡里的机枪,日本这种小规模渗透作战基本上没啥效果。…。

本来邵宇打算按照“操作规程”走一遍就完事的。但是等到他们接近目标区域的时候却隐约感觉到有些不对劲。“有人在挖土。”感觉到脚下震动,邵宇立即趴在地上,随后轻微的震动和沙沙声传到了他的耳中。。…。

“倭寇学精了。”一听到这个声音,邵宇心里猛的一沉,这明显是日军先锋部队要在该地区建立一个前进阵地啊,在晚上,日军小股偷渡很容易。如果渡江成功后在夜幕的掩护下挖掘掩体和战壕的话。炮击的作用也不是很大。黑灯瞎火的是知道对方到底在什么地方?最好的办法是先防止对方向纵深发展,然后等到天亮后,用炮兵和机枪来收拾这群杂鱼。

但是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日军根本就没有按照邵宇的套路出牌。日军也不傻,不会每天都白送你几个小队的士兵让你去祭枪。人家那些炮灰也是有使命的,使命是吗呢?用自己的生命摸清对方的防线布局和雷场。。并且通过多次的摸点搞清河边的情况。要说每次邵宇他们能歼灭所有渗透人员,那也是不现实的,因为每支渗透部队都会在河岸留下几个人对地形和土质进行考察后就返回东岸,将情况汇报上去,所以经过数天的侦察,日军对大同江西岸的情况已经有了个大概的印象,而今天晚上,将是发起总攻的时候了!。…。

听着从大同江中传来的划水声,邵宇终于感觉到一丝不对劲。“这可不是小队啊,这可是大部队,日本这是要有大动作了!”邵宇心中说道。面对严峻的形势,邵宇一边派人迅速回去汇报,一边带队想日军发起攻击。

如果你想从正面攻击那些正在构筑掩体的部队,显然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人家掩体多少已经挖好了一部分,错过了最佳攻击时间,所以阶段后援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凭借着微弱的月光和对地形的了解。邵宇等人成功的绕到了日军滩头阵地的后方,而此时,一队日军正准备靠岸。

几发60mm迫击炮炮弹带着刺耳的尖叫声划过夜空,在日军登陆点附近炸开,炮弹中的苦味酸装药迅速引燃了大同江旁边的树和灌木。一团团明黄色的火堆在漆黑的夜色中显得十分扎眼,日军遭到突然袭击后出现了些许混乱,而加上有个光源,训练有素的机枪手完全可以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将这不到100名的日军后续部队射杀在岸边!

一发发子弹如同飞蝗一般射向没有丝毫掩护的日军,个别机灵点的立即跳入水中或者藏在木船的后面躲避子弹,但是随后掷弹筒的发言让这些在第一波机枪扫射中幸免遇难的日军也无法逃出死神的手心。仅仅不到1分钟的时间,除了十几名已经进入掩体的日军,其它日军横尸河边。而这突入起来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