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海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99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大权无望了?!”翁同龢没有理会袁世凯的态度继续说道。

“微臣只是说单凭微臣的军队不行。”袁世凯说道。

“那你的意思是联络李中堂?借用北洋的兵马来成事?”光绪沉思片刻说道。

“李中堂是后党,虽然现在中立了,但是让他对付太后怕是不行啊。而且一旦此时败露了。后患无穷啊。”笑话,袁世凯怎么可能让光绪与李鸿章联手?自己离开北洋投靠光绪不就是能位极人臣吗?一旦光绪和李鸿章联手了,那还和他有什么关系?自己的一番忙碌不就为他人做了嫁衣了?…。

。…。

“李中堂态度不明,此等关系颇大之事还是不要让不坚定者介入为妙。”翁同龢也赶紧说道,作为李鸿章的死敌,翁同龢也不想让光绪帝选择和李鸿章联手,首先,他本人就对李鸿章极度的不信任,李鸿章原来就是后党,现在虽说有示好的举动,但是并不代表他就真的改弦更张了。而第二个原因则和袁世凯一样,如果李鸿章拥立光绪的话,那么翁同龢和袁世凯可就成了可有可无的棋子。到了关键时刻,他可不敢保证光绪就不会抛弃他!

“如此说来,朕就一点外援都没有了?依照你所言。。你的新军不足以形成压倒性优势,李鸿章又不能争取,那朕岂不是一辈子都无法执掌天下了?”光绪满脸涨红,生气的说道。

“这直隶之中除了微臣的新军,荣禄的西北练军和李中堂的北洋之外,其实还有一支力量。”袁世凯故弄玄虚的说道。

“你是说洋人?”翁同龢试探性的问道。先不说天津租界,北京城中的东交民巷就已经可以看成一个国中之国,各国大使馆有自己的部队把守,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可以为光绪提供大量的武器和资金。有了武器有了钱,什么事都好办了!。…。

“洋人?哪国的洋人可以争取?英国人。德国人和意大利人都忙着和北洋做生意,日本自顾不暇,奥地利和法国又对北方事务不上心。莫非老师说的是俄国人?”光绪若有所思的说道。

“正是俄国人,正如皇上所言,英国德国意大利三国与北洋走的很近,在北洋未表态的情况下,他们未必会介入,其它国家要么是没有实力,要么是没有这方面心思。只有俄国人既有势力同时又愿意帮助皇上。”一旁的袁世凯说道。

“俄国人?他们为何要帮朕?更何况这俄国人图我大清之心路人皆知。当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俄国人就趁火打劫。侵占了我大清大片土地,甲午战争时帮助日本对抗我大清,结果到后期又反手给了日本人一击。如此国家如何可信?”光绪不满的说道。

“这世上之事本来就没有什么信誉可言,只有利益。在共同的利益下才能谈合作。而眼下,皇上和俄国人可是有共同利益的!”袁世凯笑着说道。

昨天新章节300订阅不到……!大家能够给力点?美西战争再有一场就结束了,然后就该变天了。不知各位对此安排可满意?(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三百七十章 饮鸩止渴

“共同的利益?难道俄国人也要对付太后不成?”光绪冷笑道。

“皇上的敌人可不止太后一家,太后与皇上争夺的是朝堂上的权利,但是即使皇上能够从太后手里夺去了权柄,难道就真的是一国之主了吗?我大清外重内轻已经多年。即使太后交权,皇上的政令也不出直隶。现在的北洋与其说是我大清的藩镇倒不如说是一个独立王国,比当年的三藩更甚!皇上是打算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君主呢还是做一个有名有实的君主呢?”袁世凯冷冷的说道。

“袁项城啊,你还是从北洋中出来的,李鸿章培养了你这么多年,没想到你还会如此中伤他。”对于袁世凯的话,光绪有些摸不清,不知道袁世凯是认真地还是试探。

“袁某人确实在李中堂手下干过,但是拿的还是大清国的俸禄。。领的还是大清国的军队,对于李鸿章的跋扈,再下也有所不满,否则也不会舍弃北洋的大好前程来北京了。”袁世凯毫不畏惧的说道。

“怕是因为那个徐杰抢了你的风头,让你觉得在北洋无处容身所以才投到皇上这里吧?要是没有徐杰的话,恐怕现在北洋的继承人就是你袁项城了。”翁同龢对袁世凯的话不以为然,心中冷笑道。。…。

“李中堂毕竟是国之栋梁,不要胡言乱语。但是这借助俄国人的帮助来完成大事倒是可以考虑的,只不过。这俄国人不能要价太高了。”要说光绪对李鸿章没意见,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在非常时刻,光绪也不敢动太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