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海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95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人打算将这手用在华夏身上!。…。

不过这与当时面对拿破仑时的情况有些不同,当时英国人需要的是彻底击败法兰西第一帝国!而现在英国人需要的是华夏和俄国在这场战争中拼的两败俱伤,没有能力再去争夺远东霸权。以便让英国可以安心的将精力放在欧洲解决德国这个心腹大患。所以这就决定了英国人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去帮助俄国人。。最多也就是在给华夏的贷款和军火等方面做一些手脚。减缓华夏共和国的备战和发展速度!

但是就仅仅是物资和资金上的减少,对于华夏共和国的影响就已经相当大了!在现在,华夏共和国正在大力发展工业和整备军队,所需要的资金和机械设备根本不是本国可以提供的,大量的机械设备需要进口,众多工程需要资金支持,就算华夏共和国刚刚从东北收复的失地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去开发,英国人的所作所为显然等于从某种程度上违背了当年两国的合作基础,华夏出人出兵对抗俄国,而英国人出钱出装备。为了这些钱和工业设备,华夏不仅仅要和俄国人拼个你死我活。还要给英国的产品一些优惠!。…。

而现在,华夏的努力等来的却是英国人的釜底抽薪!“这是背叛!这是毁约!”徐杰的咆哮声响彻整个办公室。虽然徐杰知道,从来没有什么条约是永远继续下去的,但是在这种双方还有合作基础的情况下,英国人的举动显然已经超出了华夏所能忍受的极限!徐杰真的没有打算对英国的霸权怎么样,自己对荷属东印度的计划也会顾及英国人的感受而有明确的底线,但是现在,英国人却在华俄战争结束不到2年的时间后就已经考虑对华夏留一手,这让徐杰无法接受。

英国人用各种理由推脱本来应该按时拨付的贷款和提供的设备已经极大的影响了华夏共和国的发展。对此,徐杰根本没有时间派遣外交官去远赴英伦和英国人进行一场马拉松式的谈判,他需要迅速寻找可以接替英国人的国家和集团来填补这个空白。短时间里,徐杰还可以通过银行的周转和盖琳身后的犹太财团来弥补资金空缺,各种机械设备的短缺也可以通过从意大利和德国进口来解决。但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那些二等强国和团体的力量与英国的资金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了。这个问题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感谢书友翱翔于宇宙的星群的打赏和月票支持,感谢书友0将臣0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五百五十四章 德国人的谋划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英国决定和法国妥协时,双方进行了频繁的外交活动,不可能不透出一些风声,而在英法两国达成协议后,双方又必须按照协议作出一些外交和军事上的调整与调动。而这更是让几乎所有的欧洲政治家意识到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历来奉行“光荣孤立”主意的英国决定自己亲自上阵直接干涉欧洲各国的事务了!这种情况只在对付当年拿破仑领导的法国出现过。而这次,英国人却和关系一直不怎么好的法国联手来对付更具威胁性的德国!

如果说英国人对华夏政策的改变,完全可以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来形容,那德国就是这场国际变局的正主了,连华夏都因为英国政策的改变而发生了很大的问题,那么作为德国,这次英法联手的目标,政府高层不作出一番应对和准备反而是不可能的!1901年7月。。就在柏林再次确定了英法同盟已经初步形成后,在柏林郊外的一座宫殿中,第二帝国的高层云集,为今后的国运和国际形势而齐聚一堂。。…。

说实话,德国政府高层和威廉二世从内心深处还是想极力避免和英国人的正面对抗。即使德国公海舰队之父提尔皮茨元帅也只是说公海舰队是一支风险舰队,只是让英国人感到压力,进而能“倾听”德国在海洋和殖民地问题上的诉求,而不是说真和大英帝国大舰队拼个你死我活,而在开战的时候。更是直接选择了防守北海自己一边,同时保证对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封锁。

至于陆军方面,德国人曾经计划过用4到6周的时间扫掉法国。然后集中主力东进,在半年之内击败俄国。但是至于登陆英国的想法。德国总参谋部连想都没想过。当年将整个欧洲都踩着脚下的拿破仑皇帝没有办成的事情,威廉二世同样办不到!只要能在取得大陆战局胜利后,可以凭借相对完整的公海舰队让英国人低头就可以了。这就是当年德国人心中最完美的结局,至于说灭掉英国,德国人可是连想都没想过。

这不仅仅是因为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的窄窄的英吉利海峡。也不单纯因为那支在1战期间举世无双的大舰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