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海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34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几个月时间就打下来鄂木斯克。俄国用了几百年的时间才获得的西伯利亚居然几个月就易手了,更为可怕的是对方直接摧毁了自己的最后的兵员和物资基地。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邓尼金不得不把前线的指挥权交给高尔察克,自己亲自率领一个近卫师和高尔察克划拨的一个海军陆战队团来到库尔干来阻挡华夏陆军的进攻。这是邓尼金手中最后的一支精锐部队了。如果能打赢对手,那么他的军队还可以坚持一段时间。而如果这支力量再被击溃的话,邓尼金就没有一点底牌了!。…。

双方在库尔干地区展开了对峙,对方似乎并不急于攻城,相反,他们还派出了信使与自己联络。表示如果邓尼金同意投降的话。那么华夏政府愿意保证邓尼金和下属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甚至对于普通士兵都会妥善安置。面对对方提出的条件,邓尼金倒是相信对方说的是真的,毕竟华夏没有屠杀战俘的习惯,从上一次被俘的经历上来看,华夏确实可以做到这一点,更重要的是。华夏需要有人力去开发西伯利亚。而从自己的角度来看,貌似现在的俄国反抗力量确实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程度了,没有补给,没有兵员,强敌从四周压了过来,再加上内部山头林立。天知道他们那天就叛变了!…。

不过即使这样,自诩为一个爱国者的邓尼金还是无法接受投降这个结局,自己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拉起的这支军队不能就这样完了!而投降之后,自己的身份怎么定位?一个波兰人?一个俄国人最终变成了一个华夏人?这不太过可笑了?自己拼死拼活的打了这么多年就是今天?绝不!在回绝了对方的劝降后,邓尼金决定集中全力在库尔干打上一次。自己曾经重创过德国人和奥地利人,手下也堪称百战雄狮,而为了这一次战斗,邓尼金有集中了几乎所有的先进装备。而对面的华夏陆军兵力也并不多,满打满算能动员的也就2个师,作战兵力不超过3万人,自己这边至少有4万可战之兵,而且还是防御作战,自己没有理由会输!即使最后结果不会改变,自己也要获得一次辉煌的战术胜利!。…。

邓尼金将自己手下约两个师外加一个旅的部队做了如下部署(包括先前的地方部队和陆续赶来的其它部队。)唯一的一个装甲团被作为总预备队。两个炮兵团被部署在库尔干城的两翼。一个步兵师被安排在正面的三道防线上。为了防止对方的炮火孤立和纵深打击。。邓尼金在关键地区修建了环形防御工事,并且尽可能的增加了防线的纵身,在两条防线之间,至少间隔了2km左右,再配合上环形工事,对方想要直接击穿防线进而分割包围几乎是不可能的。

虽然装甲部队少了一些,但是邓尼金认为这不过是让他进攻能力略有不足,攻击不成防御有余,在用防线、步兵和战防炮消耗掉对方的装甲矛头后,自己再打一个漂亮的反击,这套招数至少在德国人身上屡试不爽,现在对付华夏应该也够用吧,邓尼金看着作战地图自语道。

“不见棺材不掉泪啊。”彭毅微微一笑。不过也好,总算有了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敌人了。几个月的顺风顺水让底下的官兵们过于乐观了,仿佛坐在卡车上就可以获得胜利一般。更何况华夏已经十几年没打过大仗了,用这块磨刀石来练一练手也不错,诚然,彭毅的部队比对方要少,但是要是论起技术素质和装备水平来说,可要比邓尼金这支七拼八凑的部队要强多了!而且彭毅还有另外一个王牌,那就是一个大队的战斗机和两个大队的轰炸机,彭毅之所以没有立即展开攻击其实也就是为了等这支航空劲旅。。…。

“从现在,战争的形势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过去那种大炮加步兵冲锋的战法已经过时了。战争已经变成了三维,甚至于可以这样毫不夸张的说谁掌握了空军,谁就能掌控陆地!这场战争的胜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将以一种全新的交战方式来干净利落的摧毁对手,虽然攻坚的原则依然不变,但是其方式却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对方的一举一动都将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所有试图反击的敌人都将处于空军的打击之下,想想吧,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事情。”在在作战会议上,彭毅信心十足的说道。

1战时期的空军能做些什么?在俯冲轰炸战术还没有开发出来的时候,攻击机对地无非是低空水平轰炸或者干脆用机枪扫地皮间或再扔两颗手雷,当时的普通单发飞机的载弹量不会超过250kg,大型轰炸机的载弹量不会超过2吨。(这个就是一个估计了,毕竟炸弹和油料重量有的时候可以互换,你要是少装点油的话,就可以换一个大点的炸弹。)双发飞机的载弹量一般不超过800kg。其实作用十分有限的。不过即使这样,华夏还是尽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